万家财经 > 外汇百科 > 外汇知识 >

外汇倾销与商品倾销的区别

思恩分享

商品倾销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外国市场抛售倾销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它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三类。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手段来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这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可以起到提高出口商品竞争能力和降低进口商品竞争能力的作用。

因为,货币贬值意味着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比率的降低,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故提高了商品竞争能力;反之,进口商品用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则提高,故降低了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

因此,可以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作用。

外汇倾销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货币贬值程度应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程度。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往往会带来物价上涨。当货币贬值程度与物价上涨程度恰好抵消的时候。那么,对外商品出口价格优势也就消失,外汇倾销的条件便不存在。在实际生活中,物价上涨与货币贬值之间有一迟滞现象,即货币贬值是一次性的而物价上涨有一个过程。出口商可以利用这一迟滞性现象来获取外汇倾销的利益。所以,外汇倾销可以带动出口,但只是暂时的。它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一般不好经常随意使用。

(二)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否则将抵消货币贬值的作用。

进行外汇倾销所需的条件

外汇倾销是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达到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外汇倾销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以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变化为例,从1985年2月26日至1995年10月10日,美元与日元的比价从原来的1美元合264日元,跌至100.43日元,1955年4-5月间还跌破80日元,美元贬值62%,这意味着,一件100美元的美国商品1985年在日本的售价为26400日元,而1995年仅为10043日元,而一件26400日元的日本商品1985年在美国的售价为100美元,1995年则为263美元。由此可见,一国的货币(如美元)贬值即汇率下跌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如日元)表示的价格降低,这就提高了该国(如美国)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从而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同时,进入该国的外国商品(如日本货)以该国货币(如美元)表示的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削弱了该外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又会限制进口。因此,实行外汇倾销会同时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用。

什么是商品倾销

商品倾销,是指以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内批发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国外抛售商品,从而打击竞争者,占领市场的一种手段。从表面上看,低于成本销售会使出口厂商蒙受经济损失。但是,实际上,倾销的这种损失不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补偿,甚至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例如:

(一)以国内垄断高价补偿国外低价销售损失的“空间倾销”;

(二)通过倾销击败竞争者、占领市场后,以垄断高价补偿倾销时期的损失的“时间倾销”;

(三)接受国家组织的出口补贴来补偿倾销亏损。倾销必须以高筑关税为前提,否则难以获得国内垄断高价的超额利润。

商品倾销的形式

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商品倾销可以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三种形式。

1.偶然性倾销通常指因为本国市场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改营其他在国内市场上很难售出的积压库存,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

2.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形成垄断的目的。待击败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之后,再利用垄断力量抬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长期性倾销是指无期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相关文章

    23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