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基金百科 > 投资技巧 >

债券型基金有什么特点

邓高分享

净值波动小、保值能力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债券型基金有什么特点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

债券资产具备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同时其净价的波动程度远小于股票资产,因此,以债券为主要配置对象的债券型基金具备净值波动小、保值能力强的特点。结合最近几年A股市场走势来看,无论是震荡起伏的2005年,还是持续高涨的2006年至2007年、2009年,抑或是下跌明显的2008年、2010年,债券型基金均获得了正收益,呈现明显的低风险、低收益特征,凸显其积极的资产配置作用。但另一方面,债券型基金的股票资产仓位较低,因此,债券型基金在股票市场大幅上涨的环境中资产增值能力明显落后于偏股型基金。

风险收益分化显著

一般来说,可以直接参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的偏债型基金的风险收益水平,高于不参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的纯债券型基金。对债券型基金自2006年以来各个季度末的股票资产配置情况进行的统计表明,偏债型基金和纯债型基金的平均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分别为12%和4.18%,且各个统计时点偏债基金的股票配置比例均高于纯债型基金。

即使是偏债型基金和纯债型基金内部,基于其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和一级市场打新股策略的不同,也会呈现出较大的风险收益分化。其中纯债券型基金中有像招商债券、嘉实超短债这样设立以来各个季度末均没有股票资产配置的基金,也有较为积极参与打新股、季度末平均股票资产配置接近或者超过10%的基金。偏债型基金中有浦银收益这样设立以来八个季度的平均股票资产配置仅有0.08%的,也有部分设立较早、定位为债券型基金但实际股票资产配置接近或者超过30%的,风险收益水平已经相当于混合型基金中的保守型品种。

不同风险收益水平的债券型基金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表现差异很大。比如:在股市大熊、债市大牛的2008年,债券型基金平均获得5.43%的收益,部分表现好的获得了10%以上的收益,但也存在受股票投资拖累亏损了20%以上的债券型基金。而与此同时,该激进型债券型基金在牛市的表现也遥遥领先于同业:2006年、2007年两年累积获得了超过150%的收益,2009年获得了40%以上的收益,远超同业平均水平。

我国债券型基金

“债性”不纯

我国绝大多数债券型基金均配置股票资产。披露2010年四季报的全部95只债券型基金共配置股票资产137.1亿元,占债基资产净值的11.58%。由于股票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因此来自股票资产收入的波动对债券型基金业绩影响很大。

2007年7月起,基金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表的披露,我们将债券型基金2007年至2009年三年年报及2010年半年报中的利润表进行分解,将“股票投资收益”、“股利收益”、“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归类为“来自股票资产的收入”,将“债券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债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三项归类为“来自债券资产的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浮盈、浮亏。

从下图可见,在股票市场向好的2007年、2010年,债券型基金来自股票资产的收入分别占当年度基金总收入的82%、67%,股票资产收入对基金业绩的贡献举足轻重;而在股市疲软的2008年、2010年,来自股票资产的收入为负值,基金总收入主要来自于债券类资产的贡献。

可见,债券型基金对股票资产的配置使其在牛市行情中分享了股市的收益,而在熊市中则冲减了债券资产收入,对基金业绩构成拖累,使之往往不能跑赢基准债券指数。从本质上讲,债券型基金的“债性”不纯,导致其作为一类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特征与股票资产、偏股型基金的相关度提升。当然,债券型基金试图配置股票资产提升业绩也是建立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尚不充分(国债、金融债、央票等低风险债券品种的收益率较低)、而股票市场存在一些新股申购等风险相对可控的投资机会这样的背景下的。



债券基金有以下特点:

①低风险,低收益。由于债券收益稳定、风险也较小,相对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风险低但回报率也不高。

②费用较低。由于债券投资管理不如股票投资管理复杂,因此债券基金的管理费也相对较低。


③收益稳定,投资于债券定期都有利息回报,到期还承诺还本忖息,因此债券基金的收益较为稳定。

④注重当期收益。债券基金主要追求当期较为固定的收入。相对于股票基金而言缺乏增值的潜力,较适合于不愿过多冒险,谋求当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债券基金,又称为债券型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寻求较为稳定的收益。根据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类别的分类标准,基金资产以上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债券基金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另外,投资于可转债和打新股也是债券基金获得收益的重要渠道。

债券基金是一种以债券为投资对象的证券投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寻求较为稳定的收益。


文中观点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更多股票、基金投资技巧以及当下热点题材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股市投资技巧学堂】(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章

    20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