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股市 > 股市要闻 >

巴菲特股票对我的影响

chenologin2分享

1. 为什么巴菲特股票那么厉害

再说勤奋,巴菲特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拿着可乐去到处贩卖,这一点恐怕不是哪一个小孩可以轻易做到的,在巴菲特上高中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上万美元的资产,这全是他自己做小生意和送报纸所赚得的。这么小就拥有丰富的商业实战机会着实难得。

巴菲特的家庭环境对巴菲特影响也很重要,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个证券投资的从业人员,所以巴菲特从小就接受了证券投资方面的理念和无形的教育。

巴菲特成长于美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所以可以供他挑选的企业众多,可以用来实验他投资理念的知识众多。加之,格雷厄姆和菲利普·费雪对他的影响,他最终走向了成功。

巴菲特的成功恰恰证明了那句歌词所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总有其背后的原因。

2.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为富翁,原因很多。当然,在他的投资生涯的后半期,他已经不仅仅在做股票了,他拥有了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特殊性,给他的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还没有成本。再加上资金规模的巨大,他能够影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这都是他成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资,他的后半期并不是仅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润。老巴能成为首富,因为他即是一名优秀的投机者,更大层面上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所以,作为我们中小投资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后半段的投资经验,我们要研究他从穷光蛋发家致富的过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将来您要发了财,您也能象他一样搞这些资本运做,毕竟谁钱多,谁的投资途径就更广泛吗。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的人格特质非常符合股票市场。比如,他个性沉静,喜欢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奋,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兴趣;个性非常稳定,没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习性;人品非常优秀;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几乎不受外界的影响等等。

其次,这个人在发财之前有过长期的投资失败经历。根据他的传记,老巴这个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场。但是他和我们大多数散户一样走的是技术分析的道路,炒短线。这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没赚到钱(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经过,却没有注意在发财之前他所经历的长期失败过程)。正是长期的失败经历,他本人又非常善于思考,使他对资本市场的投机机理有着非常刻骨的理解。这种经历是每个投资者都要经过的课程,只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或着不善于思考,总结不出有用的经验。所以,老巴在走上价值投资道路后,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不仅仅懂得企业投资,而且精通投机,是一个兼备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资,他的抛售时机把握的简直太精确了,几乎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这都是他在青少年时期炒短线积累的投机经验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来就搞价值投资,我支持新手应该用至少5年的时间在股市里炒短线,表面上看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只有这种浪费才能让一个人终身能立足于这个市场。只有短线的经历才能真正让一个人把握好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也可以说是技术分析的升华。

最后,老巴在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二战以后的经济腾飞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国60年代的大盘走势图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发财和其他生意一样,都需要耐心与执著,别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见笑了!

3.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为世界首富的

媒体习惯将巴菲特称作“股神”,而外国媒体报道巴菲特时并没有“股神”的头衔。

巴菲特不赞成炒股,反对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去赚钱,也不同意使用高杠杆借钱投资。 2015年5月2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在公司总部所在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召开,中国众多媒体报道了大会盛况,并一如既往地把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称作“股神”。

给巴菲特“股神”头衔的始作俑者是谁很难考证,但笔者查阅外国媒体报道巴菲特时并没有“股神”的头衔,一般都称他是“商业巨头”、“投资家”、“慈善家”和“奥马哈哲人”。巴菲特的财富帝国根本不是炒股炒出来的,而是投资实体经济的利润积累而来的。

巴菲特是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投资家,并成为2008年世界首富。 在“2015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榜”上,巴菲特以净资产727亿美元名列第三,第一名是大家熟悉的比尔·盖茨(792亿美元),第二名是墨西哥的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771亿美元)。

在“2015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上,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蝉联第五名,是美国最大的企业。 1.儿时巴菲特,会念生意经 巴菲特生于因炒股炒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期间,即1930年8月30日。

他很小的时候就满脑子生意经,走家串户卖口香糖、可口可乐,还当报童、贩卖高尔夫球等。巴菲特在11岁时买了他人生的第一只股票,那是6股市政服务优先股,他把其中的3股送给了姐姐。

巴菲特14岁时用自己做生意赚的1200美元买了40英亩农场。就这样,他小学到大学,边上学,边打工,边做点小买卖,到1950年赚了9800美元。

巴菲特年轻时畏惧在公众面前讲话,但他认为,口才是一个人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于是,在他21岁的时候参加了卡纳基公共演讲培训课程,之后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夜校教授投资原理,他的学生的平均年龄是他的两倍。他在教学期间还买了一个加油站,但他并没有从这个加油站上赚到钱。

到1956年,巴菲特的积蓄达到了17.4万美元,他用这些钱在奥马哈开办了巴菲特合伙有限公司。1957年,巴菲特用3.15万美元在奥马哈买了一处三居室房子,他现在仍住在这所房子里。

1962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的资产超过了718万美元,其中103万美元属于他的权益,32岁的巴菲特成了百万富翁。 巴菲特婚姻很奇特。

1952年他与苏珊结婚,育有3个孩子。苏珊酷爱歌唱,想离开奥马哈到外地发展。

1977年,便把阿斯特丽德·曼克斯小姐介绍给丈夫,从此巴菲特与妻子长期分居,但一直没办离婚手续,巴菲特则与阿斯特丽德一起生活。2004年苏珊去世。

2006年,巴菲特在自己76岁生日与60岁的长期非婚伴侣阿斯特丽德结婚。 2.巴菲特的财富帝国源于一次不成功的收购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原本是1839年创建的一家纺织公司,后来纺织企业不景气,公司卖掉了一个又一个工厂。

当时,该公司在亏损的情况下仍坚持分红,1961年每股亏损0.24美元,但分红0.75美元;1962年每股亏损1.34美元,但分红0.1美元。公司经营连年亏损,加之公司用卖工厂的钱溢价50%回购股票,公司净资产从1955年的5500万美元减少到1964年的2200万美元。

从1962年12月开始,巴菲特大量收购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当时的市场价格是每股7.5美元,而每股账面资产是20美元,巴菲特认为这只股票太便宜了,就像在大街上捡烟头。 1964年,伯克希尔公司总经理西伯里·斯坦顿与巴菲特口头约定,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回购巴菲特手里的225000股股票,可巴菲特在5月6日收到的正式收购要约上,价格成了每股11.375美元!这让巴菲特颇为恼火,认为斯坦顿在捉弄自己,便取消了这笔交易,转而加仓吃进这只股票,到1965年4月,巴菲特共购得伯克希尔公司392633股股票,占1017547股流通股的38.6%,占公司总股本的25%,取得了该公司的相对控股权。

1965年5月初,巴菲特在董事会上辞掉了斯坦顿,一解心头之恨。 巴菲特控股伯克希尔公司开始的两年,公司的业绩有所好转,但从1966年开始,公司业绩一路滑坡,巴菲特不得不在1985年关闭了所有纺织厂。

巴菲特常说,收购伯克希尔公司是他投资生涯的第一次严重失误,如果当时不收购这家拖累了他20年的纺织公司,而是直接投资保险业,他的投资收益会增加2000亿美元。 1967年,伯克希尔公司斥资860万美元收购了国民保险公司。

巴菲特后来仍称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投资失误,并对这次失误追悔莫及。不是因为他买了一家不好的公司,而是因为这个公司太好了,不该让伯克希尔公司购买,而是他自己掏腰包购买。

保险业是巴菲特的投资最爱,他本该自己独吞这块肥肉获得100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他现在必须与伯克希尔公司的陌生股东分享这些投资收益。 3.巴菲特执掌的公司竟是只“铁公鸡” 目前,伯克希尔公司是多样化企业集团,包括保险和再保险(对保险的保险,巴菲特为美国70%的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能源、制造、服务、零售、传媒等,公司拥有53家子公司(含7家控股公司),并在世界范围购买优质公司股票,股权超过7%的公司就有:美国石膏公司(26.83%)、DaVita(17.87%)、。

4. 巴菲特的股票

借用华尔街很有代表性的两句格言回答你的问题吧!

1,在华尔街,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解释一下吧!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属凡人,你若想要出人头地,先破“求同”!股市更是如此!

再者,巴菲特没有购买任何A股,H股也只买过中石油,不过早已清仓出局。巴菲特根本没有买中信证券,这是牛X出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么大一机构,就是随便买买都要出现在中信证券的10大股东里面,但很可惜,中信证券没有出现“Berkshire Hathaway”的字样。另,是“中信证券”,不是“中信证卷”!

另外,最最需要的就是学习!尤其是金融和股票的基础知识!所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有时间可以到我的博客看看,里面全是基础性的知识,都是对投资有用的,没有胡猜乱想的!

最后再友情附送一句: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5. 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特点

主要是从持有该股票的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来考虑

巴菲特原则

对巴菲特来说,购买一家企业100%的股份与只购买部分股份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但巴菲特更愿意直接拥有或控股一家企业,因为这可以允许他去影响企业经营及价值形成最重要的方面:资本的分配。如果不能直接拥有一家公司,巴菲特会转而通过买入普通股来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份。这样做虽然没有控制权,但这一不足可以被以下两个明显的优点补偿:(1)可以在整个股票市场的范围内挑选,即选择范围更广泛;(2)股票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寻找价格合适的投资。不管是否控股,巴菲特始终遵循同样的投资策略:寻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该企业需具有较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并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最后,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认为,“当我们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宏观经济分析家。”巴菲特在评估潜在可能的并购机会或购买某家公司股票时,总是首先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看待问题。系统、整体地评估企业,从质和量二方面来检验该企业的管理状况与财务状况,进而评估股票购买价格。

企业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认为,股票是个抽象的概念,他并不从市场理论、宏观经济思想或是局部趋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相反,他的投资行为是与一家企业是如何运营有关的。巴菲特总是集中精力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深层次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的业务是否简明易懂?

2.企业经营历史是否始终如一?

3.企业是否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前景?

管理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付给一名经理最高的奖赏,是让他自己成为企业的股东,即让他将这家企业视为自己的企业。这样,经理们不会忘却公司的首要目标——增加股东权益的价值,而且会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以尽力实现这一首要目标。巴菲特很欣赏那些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如实地向股东汇报,并有勇气抵制巴菲特所说的“惯例驱使”影响的管理者。

巴菲特对有意向收购或投资的企业管理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理性?

2.管理者对股东们是否坦诚?

3.管理者是否受“惯例驱使”?

财务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评价管理和获利能力的财务方面的准则,是以某些典型的巴菲特信条作为基础的。比如,他并不太看重每年的经营结果,而更关心四、五年的平均数字。他总说,盈利企业的回报并不是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时间那样一成不变的。他对那些虽然没有实际价值,却靠在会计上耍花招而获得惊人的年终业绩数据的做法相当反感。他以下面几个准则作为自己在财务评估方面的指导:

1.集中于权益资本收益,而不是每股收益。

2.计算“股东收益”。

3.寻找经营利润率高的公司股票。

4.对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确认公司已经产生出至少1美元的市场价值。

市场方面的准则

从理论上说,公司股价与其内在价值的差异,决定了投资人的行为。当公司沿着它的经营生命周期不断发展时,分析家们会重新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其市场价格的相对关系,并以此决定是买入、出售还是继续持有该公司股票。总之,理性投资有两个要点:

1.这家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有多少?

2.能够以相对其价值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股票吗?

    相关文章

    16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