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基金 >

基金掀起限购潮,怎么选性价比高的基金?

邓高分享

在近期的市场中,知名基金经理主动“闭门谢客”频频出现。12月2日,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发布公告称,12月3日起暂停大额申购,限制申购金额为50万元。12月1日,中欧基金“老将”周蔚文管理的中欧新趋势于当日起限制大额申购,限制申购金额为100万元。11月30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富国研究优选沪港深灵活配置混合于12月1日起限制大额申购,限制申购金额为100万元。

更早之前就暂停了大额申购的基金,如华安文体健康主题、金鹰民族新兴、大成国企改革等至今仍未开放。其中,由刘畅畅管理的华安文体健康主题的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的金额不超过5000元。金鹰民族新兴将产品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及定投)基金份额的最高金额限制为5万元,大成国企改革将单个账户申购(含定期定额申购)和转换转入累计金额限制为1万元。

此外,崔宸龙管理的“翻倍基”前海开源新经济在7月底调整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限额至5万元,至今仍保持限购状态。同样,宝盈优势产业至今仍将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金额上限限制为5000元。

主动调控基金规模

从限购原因来看,多数基金在公告中表示“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业内人士指出,年末基金限购往往出于主动调控基金规模考虑,通过限购将基金规模限制在较为合适的范围内。尤其是一些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避免资金短时间内大量涌入而摊薄收益率,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不过,在不少投资者看来,基金密集大额限购尤其是很多明星基金纷纷限购,很容易对后市表现感到担忧,认为基金限购是择时信号。

业内人士表示,在结构性行情之下,投资者有这样的看法很正常。部分板块估值高企时,重金布局其中的公募基金采取限购措施,一方面可以阻止资金过度涌入、防止进一步推高估值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方便基金经理更从容调仓布局。

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不排除投资者会有这种担忧。基金限购可能是因为基金经理已经意识到持仓标的估值较高,未来风险会越来越高,通过主动调控基金规模来避免基民过度参与。此外,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接下来市场大概率会延续震荡行情,波动性较大,规模快速扩张确实不利于获取超额收益。

债基限购保业绩

在权益产品“闭门谢客”的同时,不少债券型基金也开始限购,限购门槛多位于100万元以上。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大量资金进入债基会影响年末业绩排名、摊薄持有人利益,在投资上也会面临建仓难的困境。

某公募固收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直言,力保年末基金业绩排名或是债基限购的重要原因。因为到了年末,很多债基收益已经做得差不多了,限制大额申购主要是为了防止机构资金摊薄收益,保住排名优势,特别是有净值考核的理财账户一般不再接纳新的资金。

此外,也有市场消息人士透露,较多债基大额限购可能与委外产品有关。委外定制债基通常都是合作发行的定制产品,基金规模比较小。这类产品持有人结构一般比较稳定,并不想太多资金参与,以免摊薄持有人的收益。


众所周知,成长股的股价波动一般都比较大,相应主题的基金产品净值也免不了受到影响。

这主要因为被市场定义为价值股的公司,往往都市值比较大、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对较为成熟、有明显的壁垒与护城河,甚至对未来1-2年的经营情况都比较容易预测,持股的资金金额较大、不轻易换仓、股价有比较坚实的资金支撑。

而被市场定义为成长股的公司,往往市值比较小、行业格局甚至没有那么清晰、容易发生置换,一项技术的更新、制度的调整,足以让市场的资金,对处在同行业的公司估值的判断,发生比较大的置换。综合多种原因,成长股的股价更容易有较大的波动,或者说回撤。

因此一个投资成长股的基金产品,回撤控制得好、能够给用户比较好的体验,就会减少基民因为基金产品净值回撤过大、从而恐慌并赎回。

而控制好回撤有两种手段,一种是采用对冲工具进行对冲,另一种是在投资上做好了择时。做好择时的效果更显而易见,获利了结的资金能够去寻找下一个投资机会,从而让整个组合有更多增厚收益的可能。

实际上,我们在庞大的基金群落中,发现了一些主要投资于成长股,且回撤控制得当的基金,例如工银瑞信医药女神赵蓓管理的产品和主投成长股的杜洋管理的产品。在博得高收益的同时,他们又是怎么控制回撤的呢?

赵蓓管理的产品性价比有多高?比一下就知道了

以医药基金为例,整个医药板块中,虽然有价值型的公司,也有成长型的公司,但整体却易受政策影响,产生较大波动。

医药基金方面,目前在基民心目中排名榜一榜二的就是中欧基金的葛兰和工银瑞信的赵蓓,因为这两位基金经理都是女性,因此也经常会被放在一起比较。

但其实除了这两位基金经理,整个医药主题基金中,优秀的基金经理还有不少。所以我们下面会采取多只基金的数据进行比较。

我们选出了5只管理规模在50亿以上、管理年限超过5年的基金,它们分别来自4家基金公司的4位基金经理。虽然管理规模有很大的营销成分的助力,但基金经理本身管理能力优秀还是本质,因此50亿规模以上的基金,可以说是比较优秀的医药基金了。

根据Wind截至11月30日数据,我们筛选的符合上述条件的医疗保健主题基金包括: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赵蓓管理的工银瑞信前沿医疗、郑磊管理的汇添富医药保健、葛晨管理的博时医疗保健。

从5年的数据结论来看,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的年化回报不仅最高(31.79%),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会有更高的收益;它的夏普和索提诺比例也是最高的,分别是1.19和1.89,意味着要获取同样的收益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更低;它的贝塔系数又是最低的,意味着它的基金的净值走势和大盘或者说行业的相关性是最低的。

翻译成大白话来说,就是这四只基金里面,工银瑞信前沿医疗是一个收益可能更高、受大盘影响相对较小、风险相对更低的基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某医药基金经理,一直强调自己是自下而上选股,非常看重个股的基本面。但我们知道,这两年医疗医药行业经常出政策,一出政策就会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公司带来系统性风险,造成下跌。

而赵蓓本科学的医药,研究生学了金融专业,她公开表示自己是自上而下做医药投资的,会根据景气度去寻找子产业的机会。

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她会根据大医疗下面子行业的景气度不同,去做一些切换,比如一个子行业景气度好了,里面的优秀公司基本面在转好、市场情绪更乐观就愿意给出高估值,股价也能相应上去。

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择时,只不过这个择时的周期更长,表现在选行业上。

“自上而下”基因的基金产品风险收益性价比可能更高

其实我们仔细去做对比,就会发现,同一家公司的基金经理们往往可能有比较相似的理念。

比如我们去问了,工银瑞信有这么多基金经理,哪些是你觉得比较厉害能够重点关注的。

对方推荐了十多位基金经理,我们筛选出目前有过深入访谈、便于观察和了解的几位基金经理,分别是:赵蓓、杜洋、袁芳、谭冬寒、鄢耀、张宇帆、王君正、王筱苓。

结果发现,这里面只有王筱苓是坚持强调自下而上选股、不先预设行业,直接先看个股基本面。

其他基金经理都比较看重自上而下的判断、构建组合时率做一些中观行业上的选择。

比如前面的赵蓓,会从医药大板块里面去区分子行业的景气度进行投资。

杜洋,则表明要自上而下把握基准,以年为单位,对组合进行一些风格配置,让组合和宏观经济的特点匹配(比如当年宏观政策主干会利好某些行业和板块)。

袁芳,虽然视线专注在优质的企业中,但构建组合的时候,还是会考虑估值、成长性的性价比,中观层面的行业比较,宏观层面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等因素。

鄢耀,也是自上而下看基准,自下而上选成长。

张宇帆,自上而下宏观和自下而上的微观结合,并在中观产业链汇合。她会去找商业模式较好、处于比较快发展空间、符合经济发展大背景的中观产业链,并且在产业链找到具有利润主导能力的优秀公司。

王君正,虽然说自己不做择时,但是行业配置占超额收益的30%-40%。

谭冬寒,中观产业分析和自下而上深度挖掘相结合的框架,把握产业发展主线,精选优质个股。

我们对上述8位基金经理各自挑选一只代表产品进行比较。挑选的标准是管理时间尽可能超过5年的、在管所有产品中规模较大的那只产品。

这样选择后的结果是: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A(袁芳)、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A(杜洋)、工银瑞信前沿医疗A(赵蓓)、工银瑞信新金融A(鄢耀)、工银瑞信物流产业(张宇帆)、工银瑞信金融地产A(王君正)、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谭冬寒)、工银瑞信大盘蓝筹(王筱苓)。

5年数据来看,几位基金经理的业绩均相当优秀,6只年化回报超过20%,居同类前列,年化回报相对较低的是王君正管理的工银瑞信金融地产A,只有9.83%;其次就是王筱苓管理的工银瑞信大盘蓝筹,为17.45%。

而上述两只产品的年化夏普比率在8只产品中排名倒数前三、贝塔系数排名正数前三,这意味着综合风险收益的性价比来说,上述两只产品的性价比在8只产品中并不高,且都跟市场整体走势相关性较大。

不过,从长期数据来看,未必都是这样,如王君正的工银瑞信金融地产A,从其2013年8月成立以来的业绩数据来看,成立8年多来的年化回报达到了18.81%,累计超越业绩基准达257%以上,表现相当优秀。王筱苓也是,作为市场上拥有11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她的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上,从过去3到5年的数据看,她的回撤整体处于市场最好的前10%水平,投资风格偏价值,呈现“三低”的特征:低估值、低换手率、低回撤。

王筱苓明确表示自己不做预设、自下而上选股,的确说得通。王君正的产品也印证了他的话,个股选择占超额收益的60%-70%,行业配置占超额收益的30%-40%,只是作为金融地产基金经理,可选的行业范围可能有点小,且整个金融地产和国民经济相关度比较高,都会体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我们进行了这样的梳理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基金经理的深度访谈基本能反映出他们的投资思路,购买基金产品前,不妨先看一下基金经理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其收益来源和风险点;第二,近几年的市场行情,让基金经理们对自上而下有了更多的青睐,构建组合的大思路可能来自对宏观的把握,也可能来自对不同行业的把握,会去做一些择时,但这与散户的短线择时不同,其择时周期会比较长,相对来说会平抑产品的波动,使产品具有更好的风险收益性价比,也许更有可能在同类产品中跑出相对更高的收益。


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章

    189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