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资讯 > 焦点新闻 >

介绍一下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

chenologin2分享

  中国的股票市场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通俗的讲,西方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是遵循股票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市场经济的土壤里,自然生成的“天然产品”。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则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同时探讨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的土壤里,在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又要考虑中国国情、遵循中国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催生的“人工产品”。这就决定了中国股票市场是有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发育、发展的历史,不能不首先搞清楚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发育的特殊历史背景。

  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为适应社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需要,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逐步从独资、合伙发展到股份公司,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建立在股份制度自然演化基础之上的西方国家股票市场的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也必然表现为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成长历程。

  在中国,股票市场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产物。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存在对公有制形式的片面理解,单纯强调发展国有经济。社会化规模经营的大工业企业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化分配制度,采取政府投资、国家所有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与此相适应,中国改革前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几乎是单一的国家所有、国有独资的形式。经过解放初期对独资、合伙甚至是股份制的旧官僚企业、民族资本家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解放后30多年的国家投资、国家重建,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形成了覆盖各个领域的庞大的国有企业体系。并在这种以国家独资为资本组织形式的制度基础上,形成了与之对应的社会分配机制、储蓄和投资运行机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也日趋突出地显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有企业因传统的计划运行机制的弊端和自身的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一直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面临着经营困难、亏损面增大、负债率过高、资产结构不合理的困境;另一方面,在金融领域,因长期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体制和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预算软约束”,使得国家银行独自承受的金融风险日渐增大,其他国家不时爆发的区域性金融危机也一再为中国敲响警钟。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国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在国有企业领域先后推行放权让利、租赁制、承包制、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在国有银行领域,先后推行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分离、对国有银行进行企业化改革等多种尝试。但是这些改革效果都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经济特区先行尝试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随后,在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广下,股份制改革被推到了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台,股票市场成为令国人关注的焦点。

  可以说,中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真正出现改革热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股票市场诞生后,才进一步引发起来的。在股票市场发展的初期,在巨大投资利益的诱惑下,广大投资者蜂拥入市,热情参与。改制后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亦体验到股份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利益,地方政府和企业发现进行股份制改造是一条迅速获取大笔资金并借此使企业迅速摆脱困境的捷径,于是也倾注出巨大的热情。虽然,由股票市场热推动起来的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带有很大的、甚至不正常的利益驱动因素,但其在实践中显示出来的巨大魅力,却促使人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中引入股份制的可行性有了更为统一的认识。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这充分表明时至1997年,对于大力推行股份制、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得到了包括中央领导高层在内的上下各界人士的一致认识和高度重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政策基调,已经从“坚决试”转变为“大力发展”。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

  纵观各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都呈现出一种阶段性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票市场表现得更为明显。股票市场具有阶段性发展的规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表现出时间跨度很长的阶段性牛、熊市行情特征。一个国家股票市场的成长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票市场,要依次经历股价呆滞的初生阶段、股价狂升的无序炒作阶段、行情低迷的调整阶段,以及市场完善的成熟阶段。

  中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其发展同样要遵循上述股票市场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目前学术界、证券界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阶段划分,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例如,有学者将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股票市场萌芽到1996年3月以前,为股票市场的试点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1996年3月到1998年12月,以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标志,进入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12月至今,属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的阶段。

  还有学者依据美国学者安托尼·阿格迈依尔对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把中国股票市场划分为停滞阶段、操纵阶段、投机阶段、巩固或成熟阶段、成熟阶段等五个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时间界限。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过程的分期,本研究把中国股票市场主要划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为1990年末-2001年底,从1990年末沪、深交易所和中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两所一网的相继建立,到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作为新兴市场的发育时期;第二时期为2002年至今,是更加开放、规范和国际化的发展时期。

  在这两大时期,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总体而言,与上述的中国股票市场的阶段性发展规律相适应,中国股票市场的功能也经历了从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建立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性功能;到促进国有企业转机建制(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搞活国有经济服务;再到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级、复合性功能的逐步演进历程。然而,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投资者自律、系统风险控制以及财富的不合理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新兴+转轨”的特殊阶段,都会长期伴随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因此,从股票市场成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发展、完善和规范市场这一角度看,当前的中国股票市场仍然还处于比较稚嫩的成长期。

  三、中国股票市场发育、发展运行中的政策调控

  众所周知,政策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回报和波动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都会对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所反应;另一方面,在股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任何政府都会出台干预市场的政策。

  回顾中国股票市场近20年发育、发展的成长运行轨迹,迄今有着6次大涨大跌的历史,其成长运行轨迹不仅反映了周期性波动特征,更表现为周期性大幅震荡的运行特征。总体而言,中国股票市场发育、发展的成长运行轨迹呈现出明显的过度波动的特征。通过对中国股市历次大涨大跌的梳理,不难看出,股市的大涨大跌都跟国家政策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上证A股指数的历年波动情况,可以把政策调控对中国股市波动影响情况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4月-1993年6月:宏观经济政策从松导向下的股市波动状态

  1990年4月实行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利率下调,1990年8月、1991年4月又连续两次下调利率。中国经济开始恢复,货币供应量加大,资本市场呈现了持续上升的牛市行情。1992年春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和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政策进入相对宽松的阶段。投资和出口扩张,拉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货币供应充足,1992年经济增长率达14.2%。

  上述这些宏观背景造就和延续了股市的牛市行情。股市在此期间迎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涨,上证指数在从1991年1月2日的128.84点飙升至1993年的2月16日的1558.95点,升幅高达1110%。此后,由于经济再次过热,出现严重的通胀,1993年中期中央政府再次推出紧缩政策。在宏观经济政策从松的这段时期里,上证指数只在1992年6月至1992年10月间冲高回落,出现第一次大跌后,继续上扬,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1993年6月-1996年4月:宏观经济政策从紧环境下的股市波动状态

  1993年6月至1996年4月是处于三年治理整顿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从紧,沪、深股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这段时期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中心是严控通胀,投资、消费全面紧缩,财政、货币政策都“适度从紧”,经济增长率持续回落。1995年的GDP增长率由11.8%回落到10.2%,通胀率则由21.7%回落到14.8%;1996年GDP 增长为9.8%,通胀率下降到6.1%。GDP从1993-1996年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3]

  在此宏观政策环境中,期间虽有1994年7月底政府推出的稳定股市的“三大政策”措施[4],但股指只是维持了1个半月的反弹,却改变不了股指的运行趋势,股指继续呈下降趋势。1993 年下半年开始了长达3年的治理整顿宏观调控,在恶性通胀环境下,市场利率高达20%以上。直至1996年初,宏观经济形势才开始缓慢恢复。股市于1996年1月见底后,开始走出低谷。

  3、1996年4月-2004年4月:宏观经济政策由紧向松转变条件下的股市波动状态

  从紧的政策使通胀率滑落到安全水平,但经济增长率不断下滑,这促使宏观政策由紧向松转变。1996年4月至2004年4月是宏观经济政策从松阶段。

  1996年5月,央行第二次下调利率,于是大批资金向股市回流,形成了1996年4月-1997年5月的大涨行情,上证指数又重新回到1500 点。由于当时股市投机现象比较严重,当时为了抑制投机氛围,国务院决定从1997年5月10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原来的3‰调整到5‰,股指由此一路下滑,在40个交易日内跌去将近400点,跌幅达27%左右。1997年5月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再一次进行市场干预,控制金融市场秩序,在大力支持香港特区的同时防止了金融风暴波及中国内地。1997年10月,央行第三次下调利率。1998 年央行继续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将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由13%降至8%。1998年3月、7 月、12月央行共计3次降低利率,加大信贷资金投入。1998年下半年启用以增发国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的财政政策。这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增长率多年保持在“7上8下”的水平。1999 年在货币政策上进一步加大了扩大内需的力度,扩大基础货币投入,增加金融机构贷款,两次下调利率,开征利息税,并于11月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由8%下调至6%。2000 年央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拉动内需,启动国民经济。上述宏观政策环境,造就了1999年5月至2001年6月长达两年的牛市行情(即“5·19”行情)。2003年底2004年初,中国经济出现了投资过快、局部过热、通胀压力加大的新情况,宏观政策又开始由松向紧转变。

  总的来说,在这段宏观政策由紧向松转变的时期里,上证指数曾上涨到2245.43点(2001年6月)。虽然中国股市政策在由规范发展向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转变,股指的上行受到了抑制,但这段时期股指的总体运行趋势仍然是上升的。

  4、2004年4月-2007年10月:宏观经济政策加强改善前提下的股市波动状态

  从2003年第二季度到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已处于由局部过热向总体过热的边缘,特别是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随即,中共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如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上调存贷款利率、处置“铁本事件”、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日、全而清理整顿开发区、治理整顿上地市场等等。2004 年10 月央行决定第三次加息,股指继续下探。2004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为2005年经济政策定下基调: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至此长达7 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式淡出。

  2005 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加速了股指的赶底运行。6月6日,上证指数终于探底998.23点后企稳横盘。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确立后,人民币开始不断升值。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从中国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的现实出发,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更加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手段。2006年4月央行全面上调各档次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由于此次加息是针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矛盾而做出的及时调控,有助于经济运行的稳定。由此也拉开了股市随后的主升行情的序幕,伴随着成交量的巨幅放大,股市日益活跃,股市终于走出长达4年的漫漫熊市行情。随着2007年的开始,人民币升值速度的加快(2006年升幅为3.35%,2007年升幅达6.9%)[5],股市的牛市行情愈加火爆。同时,2007年中国基金业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辉煌,呈爆炸式增长,基金开户数超过1亿。伴随着投资者开户数不断增长、居民储蓄大搬家、新股申购资金屡创新高,股指不断被推高,呈单边上扬格局。至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史无前例的上涨至6124.04点的历史最高点,相对于2005年6月998.23点的底部,最大涨幅达513%。“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也首次写进了中共十七大报告。

  5、2007年11月-2008年12月: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背景下的股市波动状态

  2007年11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向全球蔓延。中国经济上行动力正在逐渐削弱,而下行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10年来首次提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已实施10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行将结束。为进一步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加强对流动性的管理,2007年12月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中国2007年内第六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此外,央行还在此前连续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使其达到历史最高14.5%。2008年1月央行为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再次宣布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这使得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至15%,达到历史新高。此后,上证指数在短短的一周之内下跌了近千点,自此股指走入了一个下降通道,一路“熊途”漫漫。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需求显著减少、中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等,中国政府高层密切观察国际国内形势,审慎而灵活地实施了一系列果断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2008年伊始,由于此前中国经济已经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央将这一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定位为“双防”(防通胀和经济过热)。至2008年中,鉴于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物价涨幅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将下半年宏观调控任务定位为“一保一控”(保增长和控通胀)。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恶化,并迅速波及到全球实体经济,中国经济也同样受到波及出现了快速的下滑。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并出台10项强有力的扩大内需之举。随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政策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快速变化,同时也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主要工具运用的频率明显加快。自7月份以来,央行连续4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2月国务院研究确定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九条政策措施,首条措施即为“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等。总言之,2008年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手段,除了频次快、范围广之外,力度也是历史空前的。

  从股票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来看,在经过一个惯性的增长之后,向市场价值的理性回归就成为市场下跌的起始动力。同时,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致使世界各大重要市场股指“跌跌”不休,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的股票市场同样也很难独善其身。股指的不断下跌成为2008年中国股市的主要特征。由于现实经济的问题而引发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运行产生了影响,使股市从反方向偏离了真实价值,进而造成了2008年里的非理性下跌。再者,中国股市自身的问题,如再融资、大小非解禁等问题同样在考验着市场的承受力。所有这些因素,促使股指的下跌已经开始超出了理性的范畴。恐慌下跌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许多股票的价格甚至跌破发行价,股指一再下破前期低点。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创出本轮下跌的历史新低点1664.93点。虽然随后,随着11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上证指数出现了1周300多点的上涨,并曾在12月反弹到2100点以上。但到2008年12月底,上证指数仅收于1820.81点。

  由2007年底的5261.56点跌至2008年底的1820.81点,上证指数全年下跌了65.39%,创同年世界跌幅之最和中国证券市场历史跌幅之最;沪、深两市总市值由2007年末的32.71万亿元降至12.13万亿元,总市值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末的132.6%降至48.6%;A股平均市盈率降至约15.19倍,为历年末市盈率水平最低值。[6]

中国股票发展史?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1990年-1991年是股市的初创阶段。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沪、深证券交易所的相继挂牌营业,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由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这一阶段是中国股份制改革起步初期,各项基本制度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资本市场大多处于自我演进发展状态,资本市场体系初步搭建,整个市场规模较小,并以分隔的区域性试点为主,股票市场的发行和交易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缺乏统一规范和集中监管。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

2、1992年-1997年是股市的试验阶段。

此时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困扰,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1992年1、2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1]此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由此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大牛市行情。由于尚未形成完善的供求机制和市场监控机制,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许多问题,股市价格暴涨暴跌,投资者尚未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投机之风盛行,黑市行为大量滋生等。打压整顿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1992-1997年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监管体系初具雏形,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票市场的地位正式确立。

3、1998年-2001年是股市的规范阶段。

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启用法律法规手段规范管理股票市场。1998年4月起建立了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国务院确定中国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单位,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同时其职能得到了加强。1999年股市又一次出现牛市行情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然而,太过火爆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奇高,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事件的发生就是当时股市混乱的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解困”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其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以1999年7月《证券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股票市场步入了以“规范与发展”为主题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经过几年的法制建设,中国证券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补充,以部门规章为主体的系统的证券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4、2002年-2004年是股市的转轨阶段。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矛盾的转移,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它不仅是筹资的工具,而且股指的上涨还能带来财富效应,刺激消费增长,有助于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股票市场的地位被提升到改革与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中国股票市场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中央高层领导提出股票市场不仅要为国有经济改革服务,而且要为国家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但是,由于此阶段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制度建设不尽合理,再加上盲目借用外国(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认识不够,使得中国股票市场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层次、综合性功能的发挥仍不理想,社会各界对中国股票市场功能发挥的现状有颇多不满。新一届的中国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分置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阶段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要求,甚至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3年底至2004年上半年,南方、闽发、“德隆系”等证券公司长期积累的问题和风险集中爆发,是中国股票市场运行中不健康因素的集中反应。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九条”),表明了政府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心,以促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

5、2005年至今是股市的重塑阶段。

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重塑的一个过程。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截至2007年底,沪、深两市98%的应股改公司完成或者已进入股改程序,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尤为重要的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以实现,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超级大盘股的顺利发行,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股票市场已经完全恢复了首发融资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还进行了包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经过这些改革,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资本市场出现转折性变化,沪、深股指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人民币不断升值这一重大货币、汇率政策,也是造就中国股市2005-2007年大牛市行情的基本背景之一。截至2007年底,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1万亿,相当于GDP 的132.6%,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2007年的IPO融资4595.79亿元,位列全球第一。日均交易量1903亿,成为全球最为活跃的市场之一。[2]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由此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中国股市如此下去的发展趋势究竟如何呢?

今年六月十二日,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收盘报二千九百五十七点五三点,创十四个月来的新低,比去年底下跌了百分之四十三点八,而去年全年上海证交所股票指数则飙升了百分之九十六点七。 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会否对泰国股市产生影响? 此间权威研究机构泰华农民研究中心十七日分析称,导致此轮沪指跌幅高于世界许多股票市场的因素包括了如下国内外多种因素,在国外因素方面,不断飙升并屡创历史新高的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引发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加速上涨的忧虑,并广泛预测中国央行今后将倾向于实施更加紧缩的货币政策(六月七日中国央行宣布再度调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百分之一,达到百分之十七点五),以及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心。 在国内因素方面,主要有担心上市公司的获利可能会比去年有所下降,股票市场的流通股数量在非流通股“限售期”结束后将大量增加,最近中国发生的地震灾难加深对通货膨胀的忧虑,可能促使中国政府实施更加严格的货币政策。 泰国经济专家分析,目前中国正在进行股市改革,使之逐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开放其他经济领域,以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允许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过去以来,中国政府为推进资本市场的现代化所进行的重大调整和改革包括如下: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TWO)的承诺调整开放证券市场,如批准外国证券公司可以直接经营B股业务,准许外国机构投资者可以在国内成立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和中外合资证券公司,截至今年四月中国国内共有三十一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和七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准许外国机构投资者通过“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制度”投资A股;开始实施“合格国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准许符合规定条件的国内机构投资者投资于某类国外股票;以及实施了作为中国股市改革最重要措施的股权改革计划。 泰华农民研究中心认为,中国发展股市的各种措施将进一步加强中国股市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重要性,从中国股市市值在全世界股市市值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中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经济的增长将促使中国公司将来需要更多的国内外融资金渠道,与中国政府批准并预计会进一步放宽中国公司到国外上市的原则方针相符,预期到外国股市注册上市的中国公司的金额规模和数量都将增加,对外国股市的规模和股市指数都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此外,中国股市规模的成长也肯定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以及各种基金增加其投资组合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比重。 至于对泰国股市的影响,该机构认为,尽管外国投资者在向中国股市汇入汇出资金时仍受到许多限制,但无法否认中国股市的变化将对本地区股市的动向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因为从中可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资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预测将支持本地区其他货币也随之升值,因此成为吸引投资以及资金流入本地区其他股市的有利因素之一。

中国股市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的股市受政治影响巨大。目前正是政治权利交接的时候,新领导人的动向不明,后果很难预料。况且,这两年也是多事之秋,国外环境和国内环境也并不是水波不兴。习总上台后,对内对外都凸显出了强势。这一巨大转变,给政治局势增加了很大的变动,对股市也是一样。总之,一句话。参不透政治动向,不要妄谈股市。谁的钱都是血汗钱,慎重!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中国股市现在的发展状况

  关于中国股市现状的批判一直未绝于耳,而批判者关心中国股市、希望中国股市一路平安的良苦用心无不清晰可见,也正因为如此,本刊今日特编发国研中心的此篇研究文章,剖析中国股市目前存在的三大问题。作为一家之言,读者尽可以凭自己的功力和悟性去见仁见智。

  一、上涨速度过快问题

  国民经济以8%的速度发展,股市应以多快的速度上涨才合理?如果股市以50%的速度上涨,结果将怎样?

  股市每年上涨多少?或者以多快的速度上涨才是牛市呢?当然,这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上涨的背景和依托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这是一条被世界各国股市反复实践证明了的铁的经济规律。中国经济GDP目前为+8%,发展速度已是相当快,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99年,沪市大盘起点1146点,终点1366点,涨幅+19%;2000年起点1366点,终点2073点,涨幅+51%。如果认为1999年的行情是“恢复性上涨”的话,2000年的行情就是标准的加速上涨,这种加速上涨的速度50%合理吗?2001年行情还会以50%的速度上涨吗?今年会不会出现加速之后的修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股市的发展情况,美国股市是世界最成功的大牛市,对中国应该有借鉴作用。美国股市从1987年的2000点,到1994年的4000点,7年内翻了一倍,每年的上涨速度为10%;从1994年到1999年站上11000点,5年内每年上涨速度为22%;而从1987年至1999年,尽管12年内股指总体涨幅达到5倍多,但每年的平均上涨速度只有15%,其中上涨最快的年份也只有20%多。

  从财富效应和社会资源配置上分析,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大部分人都能从股市中赚钱,股市中的平均收益超过社会其它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其财富效应必然造成社会各方资源向股市的过分集中,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平衡,各方资金在股市中的堆积必然促使股市的泡沫膨大,一旦这个泡沫破灭,结果也将是灾难性的。

  中国股市目前的大牛市主要是靠资金堆积起来的,是银行连续6次降息和一次征税造成的银行存款资金分流,另外还有一些一时无法寻求合理投资渠道的社会闲置投资资金的入市,造成股市资金空前集中。而两市容量过小、供小于求的矛盾,最终堆积成目前的牛市。这种资金推动型而非业绩推动型的大牛市,一旦失去资金来源,最后的接力者必将成为牺牲品。因为只有业绩推动型的大牛市才能长久、牢固,中国牛市目前急需实现从资金推动型到业绩推动型的战略性转变,才能真正有效防患于未然。我始终坚信,中国股市是大牛市。但是,第一,大牛市不应是狂牛更不应是疯牛,狂牛疯牛是病牛,病牛是危险的,是不能长久的。第二,大牛市应是慢牛,是稳中有涨,是波动性地上涨,过程中不排除若干个短期、中期调整。

  二、市盈率过高问题

  把一个60倍市盈率的中国股市推向平均市盈率不足20倍的世界股市后,结果将怎样?

  市盈率是衡量股价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一个被世界股市普遍认可的铁的经济规律。过去,中国股市走势与中国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在于过去中国股市是典型的政策市、是典型的封闭市的结果。

  中国加入WTO已成定局,中国经济必将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股市必将对外开放,政策市必将转变为市场市。中国股市的走势必将与世界股市同步,中国股市的运行规律也必将与世界股市的运行规律一致。说到底,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必将与世界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接近。

  目前中国股市在2000点上方的市盈率已超过60倍,比世界股市平均不足20倍的市盈率高出3倍。显然,中国股市60倍的市盈率已严重高企,迟早必然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这个“价值回归”过程如果得不到足够重视,如果得不到充分预防,越往后拖,其战略性系统风险也就越大,甚至不排除有“股灾”的可能。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果认为60倍的市盈率也是合理的话,那么向上还会不会有空间?还有多大空间呢?70倍、80倍、100倍能到吗?如果到了70倍、80倍、100倍又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不过,我们认为,管理层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的,近期支持有实质性的资产重组,打击虚假重组,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等一系列规范市场的重大措施,已经说明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预防。

  三、投资理念导向问题

  增量资金进场大肆投机炒作重组股,一旦退出机制建立后,结果将怎样?

  近年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投资绩优股赚不了钱,而投机垃圾股反而能赚大钱。原因在于大搞资产重组,实实在在出现了一些“乌鸡变凤凰”的案例。正是在这种“乌鸡变凤凰”的诱惑下,两市大炒资产重组,不管真真假假,只要有重组的可能就大炒特炒。然而,真正能重组成功的案例数量还是非常少的,比例相当低,ST、PT的阵容也实实在在地在一年一年扩大。“乌鸡”与“凤凰”之间本没有什么必然的内在关系,如果每年暴炒资产重组,必然会让投资者产生一种“乌鸡必然变成凤凰”或者“乌鸡肯定会变成凤凰”错误理念,致使投资者发生买了“乌鸡”坐等变“凤凰”的操作行为,这将是一种致命的错误。一旦退出机制推出,抱着的“乌鸡”只能变成“死鸡”。那时系统风险就更大了!

  目前场外资金仍在不断流入,但是,如果不让新增资金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如果让新增资金接受了“乌鸡必然变成凤凰”的错误理念,出现买了“乌鸡”坐等变“凤凰”的操作行为,过多吸纳垃圾股和低价股,等着“乌鸡变凤凰”的美梦成真。这不仅将损害这部分新增资金,而且将使中国股市的系统风险越积越大。存在就是合理的,投资绩优股赚不了钱,而投机重组股能赚大钱。尽管管理层正从多方面努力保护投资者利益,这种主观动机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过分纵容炒作垃圾股,过分纵容已破产公司(净资产为负、按公司法、资不抵债就应破产)的存在和暴炒,这从另一方面极易对投资者产生客观上的政策误导。

  目前对资产重组的大肆炒作,除了极少数是有实质性的资产重组外,大多属纯炒作,纯投机,是一种泡沫,泡沫是不可能长久的,总会有破灭的一天,一旦退出机制建立,泡沫破灭时将是一场灾难。我坚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中国的证券市场明天也会更好!从国家的战略利益出发,提前预防上述三个战略性危机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刻不容缓。我也坚信,聪明的管理层一定会意识到这些问题,一定会提前防范的。

如何看待中国股市的发展趋势

中国股市很不健康,造假太多,很多企业为了上市,用钱铺路,欺骗投资者的事情太多。还有,恶意炒作之风越演越烈,如果这样走下去,未来的发展无法想象。

    相关文章

    112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