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资讯 > 焦点新闻 >

研究生毕业进银行真的很好好吗四大银行里面

chenologin2分享

大胆去试试吧,说不定你的优秀可以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年龄重要还是人才重要呢?相信你也知道答案。如果失败了,说明一可能是用人单位太死板,你的没加入是正确的,二可能就是你自己经验不足,那就要虚心好好学习,慢慢从基层做起, 只是暂时的积累经验,你有学识,慢慢很好的结合实际,相信一定比其他人发展得更好的,前途无量,加油!!我国的银行体系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发行并控制货币,为其他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作为最后贷款人来稳定金融市场

银监会------对整个银行业实行监管

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行使国家政策性贷款的职能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工商银行: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成立最早,海外机构最多,外汇业务最发达

建设银行:自从“建行破墙“以来,现在什么业务都搞了

农业银行:机构分布广泛,效益四家银行里面倒数第一

股份制商业银行------

最大的:交通银行

上市的(按资产规模从大到小):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华夏银行(前几天刚上市,资产规模不祥)

其他: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不一一列举

投资银行------中金国际:主要扮演证券发行(security issuing)时候的承销财团(underwriting syndicate)中的牵头经理(leadmanager)角色

这就是我国几个主要银行的名称和他们的组织体系,这里还要提到一个组织------中国银联,它属于行业协会的性质,制定一些大家要共同遵守的行业标准,但对各家银行没有强制约束力。

现在,我就要来说说银行里到底有哪些部门,主要是干什么的,以便大家应聘的时候有的放矢。

银行里面的部门分为:管理部门,业务部门,支持部门

管理部门:行长办公室、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会计部、法律部……这些部门没什么特别的,除行长办公室外,其他部门每个企业都应该有。

业务部门:(大家比较关心的可能就是这个了)

公司金融部------吸收公司存款,并审查发放贷款给其他公司。单笔业务量、资金量大,收益大,风险高(一笔贷款坏了,涉及一大笔资金)。

个人金融部------吸收个人存款,并审查发放贷款给个人。单笔业务量、资金量小,收益稳定,风险小(把风险被分散到个人了)

金融机构部------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打交道,如基金、证券、保险、信托机构。这个部门其实发展机会很多,因为和各种金融机构接触,交际面广,学到的知识多,而且有利于对整个金融行业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增加了今后跳槽的选择面和机会。

资金财务部------进行银行资金的运作,或者替客户运作。如外汇,股票,债券……

随着银行业务进一步细化,从上面的几个部门里面分出了:离岸金融部(负责离岸资金 offshore fund 的运作)、基金托管部(负责基金的发行和代销)、公司/个人理财部(这个不用我说了吧,现在很热的^_^),这些都是新成立的部门,如果能进去的话,发展机会也很多。

支持部门:信息科技部------银行业和其他非金融业有个很大的不同,他对信息科技的依赖最大。因为从物流角度看,银行除了运送钞票和黄金,没有其他的物流了。只有信息流/资金流,而这些都可以是虚拟化和电子化的。从业务角度看,由于金融产品的高度可复制性和无专利性,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成为金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金融创新的动力。

在前面的帖子里面,我介绍了我国银行的体系和一般商业银行的部门。这算是“概述篇”

下面,我将要奉献另外三篇,分别是:

“薪资篇”——大家最关心的。

“IT篇”——有人问到关于金融IT的问题,这里系统的做个回答。

《薪资篇》

说到银行的薪资,大家都觉得很扑朔迷离。的确,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薪资对外界而

言是有点神秘。其实,和不少国有企业一样,银行员工的收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每月的基本工资------每月固定,各家银行都差不多。根据你的职位高低来定。

每月的奖金------也基本固定。

以上两块构成银行职工每月的基本收入,大致上各个银行相差不大,好像是整个行

业口径都统一好的 。最多也不会相差500元。

接下来就是不定期的各种奖励------过节费(5/1,10/1……),高温费,各种礼品

等等。这个视各个银行效益而定,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还有就是定期发放的交通费,电话/手机费,邮政费等等,有的银行发现金,有的银

行发票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就是年终奖金,一般要几万块RMB呢!这其中可能还包括了房

帖。

另外,有的银行还有各种内部优惠的贷款政策和内部优惠的房子出售(一般这些都

是抵押品,用来还债的,所以质量还都不错,)。所以进了银行,一般房子不用发愁,这

对担心日后房价过高而买不起房子的人来说倒是一个福音。

说了半天,大家要问,有没有具体点的数据啊?嗬嗬,别着急,好戏压轴嘛!…………………………confidential!

我还要说一点的是,商业银行里面,四家上市银行总行的收入相当不错的(算上华

夏,应该是5家)。这四家银行总行的普通员工收入高于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的

普通员工的收入(注意:这里只讨论普通员工,那些高级经理什么的例外,外资银行经理

年薪可以到几十万美元,中资银行经理可能是几十万RMB)。虽然不少人不相信这一点,但

这是事实。

这四家银行里面,以招商银行总行员工收入最高,比其他几家高出1/3~1/2不等。但

是深圳的消费水平也是比较高的。但总体而言,招商银行的薪资的确高。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我这里特别提到是总行,分行/支行我就不敢保证了。我想告诉

大家的是,能去总行尽量去总行,它可是旱涝保收的。嘻嘻!

而且,随着银行业改革的深入,总行的地位大大提高,越来越“中央集权”了。今后分行

或支行的“小金库”将随着总行的集权(全行一本帐)而消失。

四大国有银行的待遇应该比不上四家上市银行,但是毕竟这四大银行是我国银行业

的主体,控制着整个银行业80%的资金。又有国家撑腰。这里特别要提到农业银行,这个银

行效益差到极点,可是员工的待遇却一点也不差。这也算中国特色吧,没办法,谁让它是

国家的呢!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银行业必然要极其重视IT技术,每年的金融展就是金融业和IT

业的一次盛会(今年刚在北京举办过了),除了IT本身,我还没看到哪个行业和IT结合得

如此紧密的。

在金融IT这个圈子里面,主要就是以下两块:

银行本身的信息科技部、为银行服务的金融IT服务公司。

先讲银行的IT department

银行的IT部门职责主要有:保障现有系统正常运行,利用现有系统中的开发工具开

发银行新的金融产品,对银行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和保障。

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一般就是在机房值班的工作,各位估计也不会去干这活,要三班

倒的。

运用IT技术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到IT部门做这份工作应该有前途

(但是,先想一想,开发是不是就是一天到晚coding呢?)

银行的信息系统非常复杂:所有的数据和核心程序(会计记账,基本的业务操作)

都放在大型机中(有的银行采用数台小型机cluster的方式获得大型机类似的能力)这些程

序,以前用COBOL,现在大多用C开发。核心连接着各种业务系统。

除了后台总行大集中式的数据和核心,每个分行都会有大前置平台,提供渠道接入

、报文格式转换、交易的转发控制(说白了就是用C写的Unix进程间通讯程序)等等功能。

大前置平台连接着银行各种渠道channel(在银行里,ATM、自助终端、网上银行、手机银

行、电话银行、callcentre、营业部的柜面都称为渠道,是银行的各种业务和金融产品传

送到客户手中的途径)

大前置和核心主机通过交易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来连接,保证交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主流的中间件有BEA Tuxedo和IBM MQ。

在这么一个复杂严密的系统里,每个人只负责相应的一块东西,上手编程不难,但

要深刻理解你负责的东西,没个几年想都别想。

说到编程,以前很多东西银行都要自己开发,觉得这是银行的机密。现在情况有所

转变,不少东西银行都交给金融IT服务公司去开发,银行购买现成的解决方案。比如,对

于核心程序,银行可以先购买其他公司的现成产品(包括开发工具),以后银行要推出新

业务,就用这套工具自己开发。再比如,对于网上银行,工行就包给IBM开发,自己拿来用

就行了。所以工行的网上银行国内第一(有人认为招行的好,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那么有什么东西银行自己做的呢?有,比如程序接口的定义、报文格式的定义、加

密系统的方案、密钥体系、以及今后新产品的开发,测试、上线推广都要银行自己做。

所以银行以使用IT产品为主,兼做少量编程,真正要coding的任务已经外包出去了

那么,银行的IT部门和金融IT服务公司哪一个更好呢?这个问题又是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我的看法:两者相比较,前者技术含量更多,后者技术水平更高。下面是我对两者

工作的评价:

银行IT部门——工作相对轻松,较少加班,有比较多的时间做其他喜欢做的事。一

些银行里面的待遇还高于大多数IT公司。如果能多接触各种系统,多专研银行业务,个人

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我就碰到过有人从IT部门转到其他业务部门当领导,其对银行业务

的精通远胜于那个部门里的人,这主要得益于他常年接触业务系统,所以有机会就能把握

得住。

金融IT服务公司——工作强度大,比较累,经常加班。由于IT行业竞争加剧,又处

于低谷,收入不高。但是,编程比较熟练,对某一项技术专研很深(不少IT公司只做银行

某一块东西),也能熟悉银行业务。干得好也很有前途。为了大家选择机会多一点,我给

出几家国内的金融IT公司供参考(国外的就不举了,地球人都知道哪几家牛公司的)

高阳——产品线比较全,大型机方面经验足。

博科——前身是中行软件开发中心

融博——前身是招行软件开发中心

安硕——入行比较早,有不少项目

联想——小型机方面的,主要客户都是中小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神州数码——刚成立了金融服务中心,业绩怎样以后再看……

我还要说一点,银行里面有一块做的是企业信息系统,有的银行采用SAP(比如浦发

),这个外面据说很热门,如果进去接触SAP,学到一些SAP实施的经验,也很不错的。

以后,银行的信息化决策,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的建设必定是一个重点,现在的银行

业大集中就是为此打基础的。所以,做这一块东西的朋友出路也比较好。

有朋友提到,做通信得到银行如何?其实,银行信息科技部大多数人要么学CS要么

学EE。学什么并不重要,关键看自己如何发展,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机会,为什么有的人

做得很好,有的人就做不好呢?

1、关于见习期的问题

银行职工见习期本科1年、硕士和博士3~6个月不等。见习期内,既有工资也有奖金,不过都比转正以后的待遇低(这不是废话嘛)。低多少呢?大概低一半。这个看各家银行情况了。

2、关于房帖的问题

房帖只是一个“称呼”,大家把它看作一笔普通的钱就可以了。当你买房子的时候,它可以用来偿还你的贷款(你腰缠万贯的例外),那么你不买房的时候怎么办呢?当然拿这钱随你怎么花啦。这本来就是你收入的一部分嘛,只不过银行冠了个名头叫“房帖”。当然,房帖到底怎么样,还要看各家银行做法,我这只是一面之词,仅供参考。不同银行肯定不一样的。

3、本科和研究生进银行哪个更有前途的问题

我只能说,本科和研究生只是在刚进银行的时候起点不同(也是废话,这是用几年的研究生学习换来的),但说到以后发展的“加速度”,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要不停的学习。我周围有人已经是研究生了,还在外面在职读书呢。我觉得,如果本科就进银行,可以利用年轻这个优势,好好谋划一下自己今后的出路,今年以后是继续工作,还是考研(在职/全职)还是出国?我想工作了几年,思想上肯定成熟了不少,不再盲目,而会有自己的主张的。如果你是研究生,银行还是很器重的,好好干。

--------------------------------------------------------------------------------------------------

一些个人感想

我从前找工作的时候,也上Job版,可是发觉都是要找工作的人在讨论的起劲,那些已经工作的人似乎都和Job版说byebye了,即使有人偶尔上上,也很少发言,这真让人寒心。我想如果当时有人点拨我一下,也许我在找工作的道路上会少走不少弯路。所以,我希望大家今后工作了,也能来这里走走看看有没有你能帮上忙的。现在这个社会,人人都需要帮助,都需要充足有效的信息来作出决策。

以前,一个前辈告诉我,进银行要“忍”,他就是在几乎要放弃的情况下忍了下来,如今柳暗花明了。

现在,如果你能进一家比较好的银行,没必要忍了。但是,克服自己浮躁、急功近利和攀比的心态还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薪水暂时不如意、职位自己不喜欢而自暴自弃。也不要感到现在薪水可以了,职位也很好,工作又轻松而得意忘形,不思进取。

有的人很羡慕外企白领的高薪、羡慕国企的清闲、羡慕研发中心有成就感的工作……有太多的羡慕,可是应该想一想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选择职业就像设计一个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开发无非是将收益、风险、流动性以不同比例组合。增加一个有利因素是以其他不利因素增加为代价的。

一个人正常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还有8小时自己支配,有的人用来加班(可能是被强制的,但这个工作是你选择的呀)、有的人用来泡mm、恋gg、聊天灌水,有的人用来充电学习,有的人用来健身,有的人就喜欢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

都是你自己对金钱、健康、感情的一种组合,你自己满意就行。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满意的工作!

商业银行招聘笔试的范围是什么?

笔试一般都简单,一般就是问点金融类的基础知识而已。面试才是重点!

我国银行体制是怎样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兴起了我国经济的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大潮。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的对外开放则是这一潮流中的一支重要的支流。对这一支流的剖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加强对我国经济改革开放潮流的认识,更是我们籍以判断其未来走向的必要依据。

所谓金融体制实际上就是所有金融活动的运作方式、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等要素的总和。具体而言,金融体制由金融机构体制、金融调控监管体制和金融市场体制组成。本文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分析将分别从这3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我国的金融机构改革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形成及其发展

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间,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本质上表现为“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在这一时期,中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一家银行既承担了“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资金,又从事“商业银行”活动,办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业务,集现金中心、结算中心和信贷中心于一体。[1]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显然与改革开放的市场化目标相抵牾。因此,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只能以建立完整的中央银行制度为发端。

1979年,先是中国农业银行,继而是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这两家被中国人民银行长期兼并的银行终于又恢复了独立地位。随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后改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也从财政部独立出来,纳入银行体系。1982年9月,国务院下达的文件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各专业银行按照指定的5个方面受中国人民银行领导。1983年9月,国务院再次下达文件,决定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另行成立中国工商银行,办理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成为承接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城镇工商企业存贷款及城镇居民储蓄业务的专业银行。同年我国又批准设立了众多的城市信用社,并在全国普遍发展了农村信用社。至此一个完整的专业银行体系最终在我国确立。所谓专业银行体系是指业务划块作严格的分割,专门从事某一方面业务的银行分工格局。如中国农业银行主要办理农村地区的业务;中国银行作为外汇专业银行则限于外汇业务及与此相关的人民币业务;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基本建设贷款为主要业务。

随着专业银行体系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方得以从一般的银行业务中摆脱出来,成为以金融管理为职责的中央银行。国家外管局也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在职能及其相互关系上的界定由此正式完成。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的金融体制向市场化方向的根本转变。但是,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分设仅仅是一个开端,由于我国传统体制的积弊相当深厚,金融体制市场化的最终完成必然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该条例对中央银行的职能的规定仍然带有浓重的传统体制色彩。例如,只规定中国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权力,缺少相应的约束条款;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以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等相互冲突的多重政策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尽管在理论上成为中央银行,但在实际上仍然办理某些经营性业务,如以“支持地方经济”的名义对非金融部门发放贷款,但贷款质量欠佳,本息回收率较低,损害了其中央银行的形象;中国人民银行还自办证券公司、城市信用社、融资中心和咨询公司等盈利性机构,既造成不小的损失,又与其宏观管理的职责相冲突,削弱了中央银行的威信;同时,由于当时实行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利润分成的预算制度,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利润动机,扭曲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为。此外,专业银行继续承担着某些政府功能,如办理政策性贷款等。

为了扭转这种状况,1993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性质和职能得到了更为明确、详尽的法律规定,廓清了以前的许多模糊认识,并对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为制定了限制性条款,如不得对金融机构的帐户透支,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贷款,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等。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票据管理办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涉及机构管理、风险监管方面的规章近百件。这些都显示了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市场化特征的日趋完善。1998年5月,中共中央建立了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使中央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党的领导实现垂直领导体制。上述改革的重要目的是: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摆脱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政府)的干预,彻底消除中央银行的盈利行为,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也摆脱地方政府的干预。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主要是按行政区划建制,依省、市、地(市)、县设立对等的分支机构,由此形成如下弊端:(1)层次多、运转慢,为地方政府干预金融洞开方便之门,不能适应不同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金融业务规模、金融机构数量、监管任务不同的要求,也有悖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原则;(2)职能分工不明确,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县支行的职能相似,不利于搞好金融监管工作;(3)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经常存在利益冲突,省(市)、地(市)重叠设置的分行,在有利可图的工作上相互竞争,在无利可图的工作上相互推委、扯皮,工作缺乏效率。为了独立、公正、有效地履行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开始调整组织体系,跨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11月撤消了31个省级分行,组建了9个跨省分行,同时与所办的证券公司、融资中心和各种经济实体彻底脱钩。至此,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表1 中国人民银行九大分行及其辖区

分行名称

管辖地区

天津分行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沈阳分行

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海分行

上海、浙江、福建

南京分行

江苏、安徽

济南分行

山东、河南

武汉分行

江西、湖北、湖南

广州分行

广东、广西、海南

成都分行

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西安分行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中国人民银行撤消省级分行以后,9个跨省分行的工作与我国现行省级政府强大的行政权力结构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金融监管方面。除国有商业银行外,许多地方金融机构是省级政府控股的,中国人民银行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和处罚仍然有很大阻力,因为法院和司法部门是隶属于地方政府的,所以在金融机构的关闭、债务偿还、企业逃债违约、存款纠纷、对金融机构的乱收费等方面很难得到公正的司法执行。这些问题有待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予以解决。

(二)银行的商业化进程

80年代初的专业银行体制的建立仅仅是在理顺我国的银行机构体制迈出了第一步。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完全从一般的业务经营中摆脱出来,另一方面,专业银行也仍在办理某些政策性业务,且其经营的商业化仍然步履艰难,机关化的运作方式严重阻碍了专业银行的发展。为了促进专业银行的商业化经营,我国于1980年开始对这些银行实行经济核算,试图改变传统的“大锅饭”现象。1983年,银行系统开始实行“全额利润留成制度”,把各项指标考核与利润留成挂钩,使专业银行初步确立了利润、风险和成本等一系列经营范畴。1987年核定“三率”,即成本率、综合费用率、利润留成与增补信贷基金或保险周转金的比率,下放“六权”,即业务经营自主权、信贷资金调配权、利率费率浮动权、内部机构设置权、留成利润支配权、中层干部任免及职工招聘与奖惩权,突破了传统的高度垄断集中的管理体制,使专业银行的经营机制逐步向商业化转变。

接着,我国又开始探索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途径,允许专业银行向综合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农行进城,中行上岸,工行下乡”的现象。这种业务的相互交叉和竞争,为专业银行深化改革和商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专业银行之间的业务交叉,“专业银行”的称谓也逐渐消亡,转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所取代。从目前情况看,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仍以自己所专长的专业分工为主,交叉业务为辅。

与此同时,我国从1986年起陆续建立了一批新兴商业银行,如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即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和一些区域性商业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已关闭)、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等,借以推动我国银行体系的市场化建设。尤其是打破了专业分工和地域格局,从一开始就摆脱了政策性业务的桎梏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标志着新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的诞生。在此期间,在我国的许多中心城市还逐步建立了城市信用社。

金融机构的改革在农村也在向纵深推进。1980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讨论银行工作时指出,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1984年8月,国务院批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把农村信用社纳入了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这与我国当时仍实行传统的集中管理的金融体制有关。随着金融体制的逐步市场化,金融风险也日益增加。为了避免政府承担过多的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从1996年9月开始进行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的脱钩工作,全国5万多个农村信用社和2 400多个县联社与中国农业银行顺利脱钩,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管理和金融监管分别由县联社和中国人民银行担任。

1993年12月,我国决定加大对4大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造的力度。国务院下发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建设的里程碑。《决定》提出了“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口号。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分设,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目标。为此,我国在1994年先后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逐步划转到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进一步向市场化靠拢。1995年,我国发布的《商业银行法》又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并且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于是,各银行纷纷建立了单一法人制度,陆续取消了分支机构的法人地位。4大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完成了改组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过程,专业银行商业化也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这一时期我国还成立了中国民生银行,各市的城市信用社也于1996年分别合并组成了城市合作银行,并在1998年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由此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我国的4大国有商业银行是目前世界上分支机构最多(各有8 000-10 000家分支机构),员工人数最多(各有15-60万人)的银行,但由于长期的机关化运作使其费用开支十分庞大,经营效率却相当低下。为了促进其商业化的进程,自1998年起,国有商业银行的省分行和省会城市分行陆续合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在1999年已撤消了一大批的县级支行。同时,在财务、住房、工资、养老金、医疗等方面也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加速向商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在,1998年推出的有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其他内容还包括:改革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以及呆坏帐准备金提取和核销制度;扩大贷款质量5级分类法的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加强中央财政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通过发行2 700亿元特种国债筹措资金,以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某些贷款实际用于财政支出的部分予以补救或改变;将现行金融会计制度中不符合金融业谨慎原则的内容加以修正。

1999年4月20日,我国组建了第一家以经营并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主业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由财政部全额拨付,负责购买或托管中国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其后,我国又先后成立了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购买或托管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这些公司均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接收、管理、处置对口银行划转的不良贷款,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其主要运作方式为:综合运用出售、置换、资产重组、债转股、证券化等方法对贷款及抵押品进行处置;对债务人提供管理咨询、收购兼并、分立重组、包装上市等方面的服务;对确属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境内外投资者出售债权和股权。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贷款的范围是:按当前贷款分类办法剥离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其中待核销贷款以及1996年以来新发放并已逾期的贷款除外)。

(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崛起

为了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满足我国经济增长对资金的迫切需求,我国于1979年开始着手发展信托业。1979年10月,中国银行重建信托咨询部(后改建为信托咨询公司),该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公司)成立。以此为标志,我国的信托公司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一些地区和部门开始筹建不同形式的信托投资公司。为了促进信托业的发展,国务院于1980年作出了银行试办各种信托业务的决定,鼓励银行支持经济横向联合。当时的主要考虑是:(1)银行是金融机构,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办法和拥有熟悉金融业务的人才,把信托业务纳入银行轨道较为稳妥;(2)银行机构多,信息快,调控机制灵敏,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得力;(3)银行资金雄厚,信誉卓著,与工商企业和人民群众联系密切,开展新的业务容易为社会所接受。

根据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于1980年8月召开了全国分行行长座谈会,并作出决定: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的多余资金,可以委托银行对指定地区和企业投资或贷款,也可以委托银行代选对象进行投资或贷款。同时,为保证信托业务能够规范有序地开展,同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对发展信托业务的步骤、业务人员素质等有了明文规定。1981年7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13省、市信托工作座谈会和8月的会议上,银行办理信托业务被视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在两次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我国的信托投资机构迅速发展,触角几乎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和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到1981年末,全国共有各种信托投资机构600多家。

我国的信托公司主要有4个大类:(1)全国性信托公司,即中央一级直属国务院。经过清理整顿,目前仅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家。(2)地方政府主办的信托公司。一般由地方财政、计经委等政府主管部门出资筹办。(3)银行系统的信托公司。主要指原4大专业银行所属的信托公司。这类公司资产雄厚,分布极广,得益于银行原有的业务联系和活动空间,具有其他信托公司所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是信托公司的主体。随着我国实现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这些信托公司已全部撤消。(4)民间出资的信托公司,如上海爱建信托投资公司。

1979年4月9日国务院批转的《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长会议纪要》决定逐步恢复保险业务,设立保险公司。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国内业务。1991年初,交通银行成立了太平洋保险公司。1993年以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完成了财产险、人寿险和再保险业务的分离,改组设立了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辖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中保人寿保险公司和中保再保险公司3家子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与交通银行脱钩,改制为独立的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将6家子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取消,将其改组为直属分公司。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陆续批准设立了一批新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如大众、天安、华泰、永安、华安、泰康、新华等保险公司,保险业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独揽转向“百家争鸣”。

我国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是,一方面亟需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国内的外汇资金又极度匮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通过国际租赁业务,开辟利用外资的新渠道。1980年初,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组织了一个考察团赴日本考察现代租赁业务,开始了我国租赁业务最初的尝试。由此,租赁业作为一种利用外资的“新技术”被传入我国。1981年,为了更好地开展租赁业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先与北京机电设备公司、日本东方租赁公司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后又与国家物资局等单位合建了中国租赁有限公司。这几家租赁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现代租赁业务在我国的诞生,以及现代租赁体制在我国的建立。

80年代初,为了适应企业更新改造设备的需要,一些地区,如上海也出现了专门从事设备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成立了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太平洋租赁有限公司、联合租赁有限公司等3家中外合资的商业租赁公司和由国内几家银行合资的上海国际租赁公司。到1993年,我国的金融租赁公司已多达13家。

此外,我国的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典当行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改革的进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1987年,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在深圳成立,到1994年底,专业证券公司已达91家。1987年我国成立了首家财务公司,到1993年底达到39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个体经济的发展,融资领域的扩大,信用形式的增多,新兴的典当业开始复苏,并有日趋活跃的趋势。1988年,上海第一家典当行——恒源当铺成立。到1993年,上海已有8家当铺。

(四)逐步放宽外资银行的进入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自1979年起,金融开放就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79-82年间,以日本东京银行北京代表处设立为开端,陆续有31家外资金融机构在华设立代表处。在1982-85年间,我国开始批准外资金融机构在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的试点,允许它们从事各项外汇金融业务。第一家被批准的是香港的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198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管理条例》,确立了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开放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1990年9月,为配合中央关于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国务院批准上海成为中国除经济特区以外率先引进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的沿海开放城市。此后,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地域不断扩展。

在1992年和1994年国务院又相继批准开放大连、天津、青岛、南京、宁波、福州和广州等7个沿海城市和北京、沈阳、石家庄、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合肥、杭州、苏州及昆明等11个内陆中心城市,允许在这些城市设立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

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1992年起,在上海进行开放保险市场的试点,陆续批准了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日本东京海上保险公司、瑞士丰泰保险公司等4家保险公司上海开设了营业性分公司。1998年,国务院又同意批准英国和澳大利亚的2家保险公司来华展业。

在资本市场方面,1995年,我国建立了第1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摩根·斯坦利合资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始探索规范化开放我国资本市场的途径。

1996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本着“先试点、后全面开放,开始从严、以后逐步放开”的原则,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并开始审批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9家外资银行在浦东试办人民币业务。1997年3月27日,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和日本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正式举行了首笔人民币贷款(协议)的签字仪式,从而标志着上海外资银行在浦东进行人民币业务试点的正式开始,揭开了我国银行业本外币业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序幕。1998年10月,我国又决定增加8家外资银行在上海浦东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至此,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已达17家。随后又批准深圳为第2个允许外资银行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区。

中信建投证券的待遇怎么样?我是在杭州这边的。

看到楼上说的,我只能说他是个外行,内行的都知道中信建投待遇高,因为走的是人才培养计划,而且必须是重点大学本科以上才收。二线城市月工资5000是有保证的,还不算提成和各种奖金,只要你是销售精英,选择它月入过万很轻松,一年十几万也很正常。这是全国统一标准,不要被别的券商全年招收的客户经理给误导了,不是一个标准,公司战略也不一样,别的证券公司1000多一个月很正常。你好好准备去面试吧,二线城市这个工资够舒坦了。

关于应届毕业大学生创业贷款

如果你现在不容易贷款,因为是大学生嘛,建议你去易贷中国试试,全国都可以,可以跨地区,他们有个产品叫"学子易贷",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要是条件够了,很快就审批,从当地银行放款的,和全国120多家银行有合作,去试试http://www.loanchina.com/activity/product/student.jsp?dashi=trade_angel,在线提交贷款申请,放款速度很快的。有什么可以帮你的,给我留言。

    相关文章

    1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