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股市百科 > 股市资讯 >

护工行业市场未来趋势如何

自迅分享

目前,护工行业存在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难以监督和保障、收费标准缺乏规范等问题,很多人对护工服务心存忧虑。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护工行业未来的市场,我们一起看看吧!

护工行业市场未来趋势如何

护工多缺乏专业性和有效监管

李姐照顾的老人有3个儿女,其中两位身体状况不佳,另一位工作忙,他们都难以长期承担陪护重任。2020年4月,李姐的出现,让老人一家松了口气。

55岁的李姐,做护工3年多。她告诉记者,刚入行时她加入过一家劳务派遣机构,后来有了稳定的客源,决定单干。她的陪护技能主要靠跟同行学,平时也会在网上学一些。

来自深圳宝安区的陈冲,在养老服务业有着多年从业经验。他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中表示,理想的护工要掌握专业的日常陪护技能、基础医疗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有人文精神,懂得关心关爱被陪护者,但现实情况是护工群体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流动性大。

“而且护工行业无准入资格,多为‘零经验上岗’,缺乏系统性、专业化培训。”陈冲说。

此外,据陈冲了解,护工多为患者及家属自行聘用,与劳务派遣机构或家政服务机构签订协议。但是正由于此,医疗机构对护工执业缺乏监管,护工费用乱收、一名护工超额陪护多名患者等现象常见。

行业需建立统一监督标准和评价体系

护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陪护服务需求缺口,但从长期看,解决护工行业相关问题,保障患者享受高质量的服务,需要加强行业监管。

为适应公众的健康需求,全国层面近年来推出不少有针对性的政策。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2020年1月,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养老护理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薛惠元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政策为规范护工管理提供了宏观指导,但仍需注意的是,现今护工市场管理仍然繁杂,涉及护工公司、医院等多方,另有部分护工属于个体进行工作,政策举措的落实效果可能会有折扣。

薛惠元认为,行业要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建立统一完善的监督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步伐需尽快跟上。“医院要与第三方机构理顺责任关系,制定护工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动态评估监督机制,此外,在兼顾护工收入和患者负担基础上,探索制定更为合理的服务价格标准。”

专业护理员或成未来陪护主力军

近两年,为补齐护工行业目前存在的短板弱项,北京、重庆、福建等地陆续出台举措,提出将包含护工在内的社会劳动者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支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是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采取规范化培训,将护工升级为专业护理员。

李姐表示,希望有专门为护工提供的免费学习培训机会。“我很乐意参加学习,也想通过技能认证,这对往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据了解,今年8月,福建已经开始组织实施“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患者无须家属陪护或聘请护工,而是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在护士指导下,提供24小时不间断陪护、生活照料等服务。护理员由医院统一聘用管理,费用由财政、医保、患者多方共同承担。

另有专业人士表示,根据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可以将护理体系分为护理员、助理护理、医疗护理和护理科学研究等不同层次,各层次的培训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并建立相应的职业上升通道。此外,还应该落实护理员由医疗机构统一聘用和管理制度,建立系统、全面的培训体系,并完善医疗护理员的职业认证制度。

此前,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康养服务与人才培训专项基金副主任陈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现有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万多人,按照1:3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算,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可能在千万级别。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探索建立和发展医疗护理员职业队伍,扩大老年医疗护理人力资源,更好地适应老龄社会需求。


护工行业市场未来趋势如何相关文章:

简述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20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