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基金 > 私募要闻 >

私募机构排队上市,为生存还是抄底

自迅分享

天图投资赴港IPO

根据天图投资招股书,自2019年至2021年,天图投资在中国消费行业的投资项目数量,在所有私募股权投资者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腾讯投资及红杉资本。同期,天图投资在所有专注于消费的私募股权企业中排名第一。周黑鸭、奈雪的茶、飞鹤、钟薛高、江小白这些消费品牌背后,都有天图投资的身影。

作为创立20年之久的老牌VC( 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天图投资早年以PE( 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起家。2012年,天图投资调整战略,开始深耕消费赛道,随着对周黑鸭、汤城小厨、德州扒鸡的成功投资,天图投资开始声名鹊起。

2015年,天图投资挂牌新三板,但流动性不尽如人意。2017年后,公司逐步成立VC、PE、并购和天使基金,搭建了全链条投资版图,投资赛道也扩展到衣、食、住、行、娱乐、社交等更为宽泛的新消费领域。

到了2021年,新消费赛道历经了过山车一般的动荡行情,下半年起,行业骤然遇冷。持续反复的疫情、低迷的经济形势和疲软的消费态势,令一度火热新消费赛道迅速冷却。据IT桔子统计,2022年一季度在投资总金额上,新消费领域的投融资总额为 152.7 亿元,同比减少了69%,环比减少了28%。此时,天图投资同样面临募资难、投资难、项目退出更难三道坎。

此次若赴港成功上市,将为天图资本募集到赛道低迷时期珍贵的资金,也意味着天图资本会成为国内第一家“新三板+H”的创投机构。

天图投资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6亿元,实现净利润7.26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7.35亿元,较上年度10.36亿元有所减少。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图投资共管理8只人民币基金和3只美元基金,基金的平均内部收益率已达到28.2%。公司总资产管理规模为249亿元,累计合共投资了205家投资组合公司(包括169家消费领域公司),其中27家公司的投资已完全退出,其余178家公司仍在投资组合中,而其中21家公司的投资已部分退出。值得注意的是,其内部收益率计算截至2021年底,2022年新消费赛道退潮,对其内部收益率会有一定影响。

早在2022年5月,新三板挂牌主体天图投资发布了停牌公告,停牌前市值为25.99亿元。不过目前,港股还在低位徘徊,对于周期性强、风险大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从新三板到赴港上市,天图投资的上市之路仍存悬念。

私募机构上市潮

天图赴港上市并非个例,今年3月25日,亚洲最大的另类投资管理集团之一——太盟投资也正式递表港交所,启动上市。

放眼全球资本市场,私募巨头德州太平洋集团(TPG)今年初成功登陆纳斯达克,首日大涨15.25%。刚过去的2021年,也有国际私募股权集团桥点(Bridgepoint)、Petershill Partners(高盛旗下私募)先后登陆伦敦证券交易所。

另据媒体报道,全球最大的消费品私募股权机构L Catterton、欧洲私募股权巨头CVC、以及专注物流供应链的投资机构普洛斯,均计划2022年登陆资本市场。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上市有时会成为其穿越经济周期的方式。

2007年黑石上市的前夕,美国正处于次贷危机的前夜。黑石创始人苏世民在《我的经验与教训》中表示,“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世界正在走向疯狂,公司需要尽快储备现金,我们不能再等了。”“水满则溢,在市场火爆背后,必然会隐藏天大的危机。”

在书中,苏世民披露了黑石上市前的抉择过程:“成功上市可以募集永久性资本,用于投资公司,并扩大黑石的业务范围;就算市场转向,也不用担心继续募资的问题,可以把竞争对手甩在身后;上市后,我们的合伙人如果愿意,也可以逐渐让出他们的股权;同时还能加强黑石’一家公司一条心’的文化。当然,付出的代价是必须公开公司的情况,接受公众的审查。”

当年黑石及时上市,筹资总额超70亿美元,成为谷歌上市十年内的第二大IPO,正是借助于这笔巨资,黑石躲过次贷危机还实现了抄底。而KKR因为迟了一步,直到2010年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消散才完成上市。其他几大知名私募包括橡树资本、凯雷和阿波罗资管等也相继上市,完成金融危机下的自救行动。

2015年前后,国内私募股权机构扎堆登陆新三板。九鼎投资率先挂牌后,中科招商、硅谷天堂、同创伟业、天图资本等29家私募股权机构纷纷登陆新三板。但随后九鼎、中科招商开启了一轮凶猛激进、屡碰红线的资本扩张运动。一年多后,随着新三板私募机构整改细则落地,私募基金在新三板短暂的融资狂欢戛然而止,一众机构摘牌退市,九鼎投资则通过借壳实现A股上市。

2015年12月,证监会暂停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其后,该通道再次对私募机构放开,但是《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对私募机构挂牌提出了8个新增条件并明确了挂牌期间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客观上提高了私募机构在新三板的准入门槛。

北京市竞天公诚(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冠介绍,股权投资机构A股上市的障碍主要来自监管政策,一般认为:一是私募不能公募化,二是A股主要支持实体经济。“创投机构在A股上市必须符合相应的利润条件,但是股权投资机构本身的运营特点是投资周期较长、风险大,由此导致了盈利的不稳定,难以满足A股上市连续盈利的要求。相比而言,港交所对于拟上市公司没有具体的行业限制,只要满足交易所对于上市需要满足的盈利、市值、收入及/或现金流等指标即可;其次港交所全面实行注册制,上市流程短,不确定性较小。”王冠告诉我们。

既然A股上市无望,私募基金又把眼光投向海外。2018年,华兴资本、基岩资本等相继奔赴港股和美股上市,前者顺利登陆港股,后者折戟。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认为,股权投资机构上市对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颇有裨益。

首先,优质股权投资机构能借助上市公司畅通的融资渠道,引导更多社会资源进入创投行业;其次,能够切实解决股权投资机构自身的股权合理流动问题;最后,能够发挥上市公司的品牌优势,增加机构的公信力,同时发挥资本市场的监管和信披机制,进一步提升行业的规范运作水平和信息透明度。

对于东方富海是否打算赴港上市,陈玮告诉我们,他打算“等天图先闯关。”

不完美的上市窗口期?

2022年以来,因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反复、金融市场震荡等多重因素叠加,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这对周期性强、且与宏观环境密切关联的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影响甚大。

从募资源头上看,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纷纷大幅加息,意味着私募机构募资的难度和成本会陡然上升。同时经济形势下行,资本的避险偏好上升,同样导致风险波动因素强的私募机构更加难以募集资金。对于私募机构而言,资金是一切的源头。没有资金,也会错失抄底优质项目的良机。

从项目退出看,眼下更难。以天图资本的几个明星项目为例,今年5月,百果园、八马茶业皆被拦在资本市场之外,钟薛高也因“烧不化”屡上热搜,奈雪的茶股价大幅下跌,万物新生一度蒸发近85%的市值。此外,截至2021年末,天图投资共持有51信用卡13.54%的股权,这笔投资按照51信用卡当下市值计算损失惨重。

此次上市若顺利实现,不仅能缓解公司的募资之困,为新项目投资提供资金,也能为困难的被投企业继续输血,还能为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们收回本金和收益做出铺垫。

至于太盟、TPG们,也希望在经济形势下行之际,通过上市募集大量资金,既能扩大资金池,又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战略方向,更能在新一轮行业洗牌期中,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不过,即便近期几家私募股权机构顺利上市,募资情况和后市表现仍待观察。

这一轮上市潮里,近期上市的私募股权机构并未赶在合适的窗口期。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欧美股仍处于熊市,港股低位徘徊。截至7月10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在今年分别下跌了13.76%、18.18%和25.63%;港股的跌幅相对A股和美股来说较小,恒生指数年跌幅为9.71%,但仍处于震荡期。

在时机之外,私募基金自身的周期性、高风险等特点,决定了其需要面对二级市场投资人更审慎的考量。

2018年成功登陆港股的华兴资本控股(01911.HK),上市三年多股价长期低迷,目前股价较招股价跌去近7成。华兴资本控股主要业务包括投资银行、投资管理业务和华兴证券。其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兴资本投资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AUM)总额约490亿元,以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基金为基础,逐渐发展出多样化产品和策略。截至2022年7月8日,华兴资本控股的最新市值为50.08亿港元。

此前在A股借壳上市的鲁信创投(600783.SH)市值表现较好,截至2022年7月8日总市值约为97.66亿元,不过,其营收占比过半的磨具业务仍在出售过程中。

在欧美上市的私募巨头们的市场表现同样欠佳。TPG今年2月上市,目前已经跌入技术性熊市。而标普上市私募基金指数过去的年化回报率,皆跑输标普500指数。


私募机构排队上市,为生存还是抄底?相关文章:

股票大单出中单进意味

    相关文章

    20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