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再处近年低位怎么回事
肉价再处近年低位怎么回事
猪肉价格今年以来持续低迷,据农业农村部全国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数据,今年以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已下跌超过1/4,记者近日实地调查也发现猪肉价格确实已处于近年低位。在猪价大幅波动的过程中,“猪周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市场规律及市场主体行为变化条件的作用下,未来一段时期猪价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猪肉价格低迷的原因是什么
1、供给压力加大
在过去几年,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中国养猪业经历了较大规模的生猪减产。然而,近期养猪业逐渐恢复,母猪扩增放缓,导致供给增加不足以满足需求的回升,供需矛盾加剧,压制了猪价的回升。
2、需求恢复偏弱
虽然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消费者对于猪肉的消费需求仍然相对较弱。由于疫情的影响,人们对于猪肉的消费习惯可能发生了改变,转向了其他肉类或蛋白替代品。此外,一些消费者对于猪肉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对于高价的猪肉持观望态度,也抑制了猪价的回升。
3、养殖成本上升
近年来,养殖成本包括饲料成本、饲养设备成本等都有所增加,这给养猪企业带来了压力。当猪价低迷时,养殖企业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加剧了行业的亏损情况。
4、政策调控因素
为了控制物价和稳定市场供应,政府可能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例如增加冻肉储备、增加进口等,这些措施可能对猪价形成一定的压制作用。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调控措施的影响也使得市场信心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猪价的低迷局面。
猪价低迷如何应对
1、提高生产水平,抓好疫病防控
(1)加强养殖管理:优化养猪环境,做好猪舍清洁、消毒工作,提高猪群的生长环境和健康水平。
(2)加强饲料管理:科学配置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3)加强养猪技术培训:培养技术人员,提高养猪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确保养猪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调优种猪结构,合理控制规模
(1)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根据市场对肉猪品质和肉质的需求,调整种猪结构,选择适宜的肉猪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合理控制养殖规模:根据市场需求和养猪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养殖规模,避免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3、抓好母猪生产,充分挖掘潜力
(1)积极扩大母猪存栏量: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仔猪的成活率,加大母猪的存栏量,增加供应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2)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通过科学配种、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监控,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提高繁殖力和仔猪的品质。
4、尊重市场规律,应对行情起伏
(1)建立灵活的销售机制:与肉品销售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的稳定性和市场份额,同时开拓多元化的销售渠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2)预测和分析市场行情: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走势,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和价格调整方案,以应对市场行情的起伏。
(3)加强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宣传、产品包装和质量认证等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开展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预测,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产能布局,提前适应市场变化。
2023年猪价会出现低谷吗
可能性较低。2023年不会跌到像2022年那么低的水平,今年消费会逐渐恢复到常态,即便节后属于消费的淡季,但是消费总体处于恢复的状态。所以,在消费有支撑的前提之下,对于养殖户而言还是要有信心,不要因为现在猪价比较低就产生恐慌心理,一定要理性看待当前的涨跌问题。
猪肉价格再降究竟是什么原因
1.生猪供给充足
进入2023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平稳,感染人员逐渐康复,猪肉消费需求确实有所好转。元旦以来,屠宰企业屠宰量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也较高,且北方多地大体重生猪存栏仍有相当比重,集团规模场在1月份出栏计划也较为可观。
生猪供给充足,导致猪价元旦后整体呈弱势下跌态势。
2.消费需求疲软
猪肉消费回暖的幅度并不太强,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家庭收入下滑,支出自然缩减,另一方面是春节腌腊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