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资讯 > 国内经济 >

上海银行等四家上市银行再融资遭监管追问 5道题提问率100%

chenologin2分享

上市银行再融资路上面临着不小的阻力。7月3日,证监会披露了上海银行再融资反馈意见,对理财业务风险、监管指标、疫情影响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该行进行补充说明。早在上海银行之前,紫金农商行、青岛农商行等多家银行的再融资计划也受到监管的追问,其中资金来源合规性、理财业务风险等成为“必考题”。分析人士指出,反馈意见的背后体现了监管审核的严格。

上海银行再融资遭监管11问

又一家银行融资计划面临着监管的考核。在反馈意见中,证监会对上海银行提出了11项问题,除了银行业一般关注的资金来源、关联交易、同业业务、监管指标等问题外,还着重询问了在理财业务上的风险。

证监会要求上海银行补充说明,主要理财业务表内核算、表外核算的规模及占比情况,保本理财产品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金额、期限、产品结构,是否存在资金池等情况;说明资管新规发布后理财业务的核查、产品报备情况,过渡期安排。

在监管指标方面,证监会要求该行补充说明报告期内同业业务占比、贷款集中度、存贷比、非标业务占比(影子银行情况)等相关经营指标情况,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重大差异,相关业务开展是否合规,是否存在重大经营风险。

行政处罚同样是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反馈意见提出,报告期内,上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受到的行政处罚合计32笔,涉及罚款金额约2122.89万元。证监会要求该行补充说明并披露,上市公司及其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受到的行政处罚情况,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

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也引起监管的注意。证监会要求上海银行说明疫情是否对未来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如有影响,相关风险披露是否充分。此外,上海银行还被证监会要求对其他多个事项进行补充,包括是否存在违规对外担保、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的基本情况、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建立健全等。

据了解,上海银行5月15日发布公告称,上海银保监局于同意该行在境内A股证券市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不超过200亿元(含),并在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计入核心一级资本。

关于融资计划的进展,北京商报记者尝试联系上海银行年报中的电话,截至发稿该电话无人接听。

公司治理、理财风险等提问率100%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以及自身业务发展,中小银行再融资计划屡见不鲜。不过,监管机构也对多家银行的公司治理、经营合规等方面提出追问。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证监会已对4家银行出具了再融资反馈意见,除上海银行外,还有紫金农商行、青岛农商行、贵阳银行。

梳理证监会今年对上市银行再融资的反馈意见,资金来源、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理财业务风险、同业业务相关风险、表外业务相关风险5类问题的提及率最高,4家银行均被要求补充说明,“提问率”100%。

与此同时,监管也越来越重视上市银行的行政处罚事项以及整改情况。有3家银行被要求披露报告期内受到的行政处罚情况,比如,证监会要求青岛农商行说明报告期受到的行政处罚,并请保荐机构和律师核查行政处罚事项的整改情况,并结合处罚适用规则分析说明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是否构成本次发行的法律障碍等。

另外,贵阳银行和上海银行2家银行需要补充说明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对相关银行融资计划进行追问并要求补充披露,体现了监管对银行融资的谨慎态度。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王全月表示,对于补充核心资本的行为,监管虽然在大方向上保持大力支持的态度,但同时也在防范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希望银行补充核心资本的落脚点放在切实提升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而非单纯的资本运作或稀释风险。因此,证监会通过反馈意见进一步提问,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达到规范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补充核心资本的目的。

事实上,监管追问并不一定会影响相关银行的再融资进展,例如,曾遭到追问的紫金农商行和青岛农商行已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不过,也有银行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回复延迟。贵行银行于4月24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反馈意见,按照要求,该行应在30日内向证监会提交书面回复意见。不过,该行在5月20日发布延期回复的公告称,由于本次反馈意见部分问题回复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和补充完善,整体回复工作量较大,预计无法在30日内向证监会提交反馈意见的书面回复。因此,该行向证监会申请延期至7月23日前向证监会提交反馈意见回复材料。

增强自身“造血”能力缓解资本饥渴

从发行主体来看,再融资计划主要以中小银行为主,而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也是监管政策的指导方向。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

今年以来,在疫情影响下,一些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承压。银保监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53%,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其中,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5%和12.81%,均较上年末有所下滑。

在此背景下,监管层在探索研究补充资本的新途径。除了可转债、定向增资等融资方式外,永续债也成为中小银行的“补血利器”。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7单永续债落地,发行规模合计2871亿元。另外,浙江网商银行近日也宣布,将于7月8日发行25亿元永续债,这将成为首单民营银行永续债。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在宏观经济影响和自身发展诉求的双重驱动下,再叠加疫情影响下的不良资产压力,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压力相对较大。除了定向增资、发债等方式外,银行首先要提高经营水平,保障资产质量,增厚营业利润,通过利润留存完成资本补给。

在王全月看来,短期看,引进注重机构长远发展、资本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战略性股东应作为补充银行资本的方向。长期看,商业银行通过提升自身稳健经营能力,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核心资本问题的方式。

    相关文章

    18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