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热点 >

2021支付宝集五福福字图片

倩仪2分享

中国自古崇尚福文化

中国自古崇尚福文化,“福”字由“衣”字旁、“一”字、“口”字和“田”字组成,“衣”字旁有福禄之意,因此,福字蕴含着“一口田,福禄全”的美好寓意。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乃“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在《尚书·洪范》中又分为“五福”,“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它展现了中华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传递了华夏文明所独具的思想情怀和优雅品质。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福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仅是物质满足,而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篆刻福印是将印石、印雕和篆刻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集福文化和篆刻于一体。金石篆刻福印以福文化为主要内容和题材,将不同的福字篆刻在不同的石料印章上,其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印石,有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湖南墨金石等,通过二十多种刀法的灵活运用,集合秦汉印与现代流行元素,将一个篆书的“福”字以变化万千的形式在金石上篆刻而成,最终能形成一万多个字体不同、造型各异的“福”字,成为海内外唯一用同一字体篆刻“福”字最多的篆刻艺术,形成古拙的金石味和高远的意境,达到一种自然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相融相生的和谐境界。

篆刻福印以“世界同福”为理念,以中华福印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世界大同的寓意为诉求、以国际风格的设计为指引、以多元广泛的应用为前提、以人类共同的福祉为目标,团结全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共同追求崭新的“幸福世界”,实现“福源世界、万福来朝、福泽乾坤、世界同福”的宏伟愿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福印文化,倡导用更多姿多彩的形式传承中华民族福文化,向世界展示福文化。

中国人的“福”文化,你知道多少?

每到春节,人们总会在自家的门窗上贴上一个大大的“福”字,而往往这个“福”字是倒着的。小时候问长辈这是为何,得到的答案是“福到(倒)呀!”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

《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佑也”,“佑”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金文字形较甲骨文字形有所变化,首先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

小篆的形体基本沿袭了金文的字形结构,只是它的右半部分走向了线条化,变得不像盛酒的酒樽了。楷体的结构与小篆的结构基本一致。

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如《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的诚心没有达到诚信动人的地步,那么神是不会保佑他的。

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用作名词,这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是:一是长寿,二是富裕,三是康宁,四是修好品德,五是考终命。人们常说的“五福齐备”就是指这些内容。

人们常常巧用中国汉字的谐音,代表特定文化含义。福文化又源于何处?

在道教文化体系中,福星经历过漫长的演化过程。本文在整理前人关于福文化、道教福星演化的同时,再从《太上感应篇》中关于“祸福无门,唯人自召”为引,跟大家分享如何为自己及家人添福。

古人造字,讲究一个生动形象:与福结合出现的词汇,如词语“祈福”、“福祉”、“祝福”中“祈”、“祉”、“祝”都有“祭奉神灵,祷告求福”之意。

福星的演变

福星,起源于古人对木星的崇拜。木星在古代又称“岁星”,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就有关于木星的记载。

人们又将岁星(木星)连同其他四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再加上日、月,合称“五星七曜”。其中,木星的星君,称作木德星君。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有相关描述:“东方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如世人运炁逢遇,多有福庆,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青霞寿鹤之衣,手执玉简,悬七星金剑,垂白玉环珮。”其中,“多有福庆”便将岁星与福相连。

除了对岁星的崇拜,人们还通过对岁星的运行规律进行观察,总结出岁星每十二年饶天一周,其每年的行动轨会经过一个特定的区域,并据以纪年。这种纪年法,称作“岁星纪年法”。古籍中常有“岁在__”,便是以此法纪年。

岁星纪年法在实际应用中遇到诸多不便,随之而形成的一种纪法叫“太岁纪年法”。读过《资治通鉴》的朋友,往往会有些印象,在每章的开头都有以下类似的句子:

“起著雍摄提格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一》)”,“起重光赤奋若,尽强圉协洽,凡七年。(《汉纪•汉纪九•汉纪九一》)”。其中,“著雍”、“重光”分别为十天干中的“戊”与“辛”,而“摄提格”“赤奋若”便是“太岁年名”。

早期的星辰崇拜,将岁星与“福”相连,在民间的信仰发展过程中,民众也逐渐形成了“太岁头上动土”、“犯太岁”等恶煞心理,岁星神崇拜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现在的“天官”所替代。福星便开始与代表吉利、长寿的禄星、寿星一起被称作:三吉星。

此外,道教将农历元月十五的上元节这一天,作为“天、地、水”的“三官”之一的天官,将降临人间,即所谓的“天官赐福”。



    相关文章

    18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