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财经 > 股市百科 > 基本面分析 > 产业发展 >

医药股2023年还有机会吗

和杰分享

医药股2023年还有机会吗?

目前是医疗行业分化的时间点,疫情退去。这种偶然的表现和逻辑需要清理。因此,如果业务仍在下滑,过去应该继续上涨,调整空间还有很长的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疫情的医疗需求复苏,会导致一些传统医疗行业的增长率恢复。

今年美国股市领涨的制药公司基本上都与各种非疫情有关,细分创新方向的表现更加繁荣。因此,投资者避免前期繁荣的方向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科伦制药和艾利科技都是非疫情复苏的典范。

事实上,国内医疗市场不应该有太多的期望,这决定了行业的整体超额回报很少,更多地依赖于行业出口。CRO是过去三年中医药行业中罕见的最好的行业。这是整个行业的海外增长趋势。也可以看出,国内制药企业向海外授权的比例正在显著增加,这是一个需要把握的行业趋势。如果它继续累积爆发,那么很明显,整个行业可以讲述更多的故事。

但总的来说,我们不应该冒险。例如,我们认为医疗行业会像人工智能一样,因为它们也有虚假的估值和广阔的前景。如果我们等待机会,就会有另一波激增,我们可以在浑水摸鱼。

这个机会不一定会再次出现。客观现实告诉我们,当一个行业进入冷静期时,人们不再为一个空洞的主题口号付出溢价,而是发现商业竞争残酷且难以避免时,现实应该是这样的。

医药股2023年还会继续跌吗?

行业政策梳理:集采提质扩面,对业绩影响逐渐出清

政策推进时间表:集采提质扩面

药品:自2018年起,国家已组织八批药品集采,涉及333个品种,平均降价超50%。2023年5月19日,全国中成药集采正式启动。 医疗器械:自2019年起,国家已组织冠脉支架、人工关节、脊柱等三批医用耗材集采。 医疗服务: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推进。

2023H2重要政策预测

新一批药品国采有望启动,器械方面关注眼科、骨科、神经外科、IVD试剂集采。医保局在5月18日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答 记者问中表示,国家层面,2023年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的人工晶体和骨科的运动医学类耗材,还将适时开展新 批次药品集采;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家集采以外的化学药、中成药、干扰素以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此外, 结合现有项目和政策,我们预计23下半年北京首批DRG付费联动带量采购、河南骨科耗材全国价格联动试点、中医药全国集采、关节骨水泥 全国集采、江西22省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集采等项目有望逐步落地。

细分板块投资机会挖掘:关注细分行业景气度趋势

创新药板块:国内市场格局有望改善,高质量创新海外突破在即

2023上半年行情回顾及下半年展望。制药板块自2020年中以来经历了长时间的回调,上半年板块在疫情影响基本出清,医保谈判降价结果温和, 以及AACR/ASCO等学术会议的数据读出等事件的催化下,相对大盘有较好的表现。然而,A/H两地的创新药板块在一季度同步反弹之后,二季度行 情出现分化:A股创新药公司对于研发进展等预期有较好的反应,H股创新药公司则更多受到流动性等宏观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今年 是重磅产品国内商业化放量,以及验证出海潜力的关键时间点,建议持续关注临床进度、数据读出、上市申请等事件,以及潜在的对外授权事项。

商业化:支付端降价压力缓和,“内卷”格局有望改善。市场对于创新药国内商业化的担忧主要来自于医保谈判降价幅度大,以及同质化竞争激 烈的格局;我们认为,医保谈判政策已经连续两年表现温和,而监管端的政策导向会在未来改善“内卷”的格局。随着医保谈判的常态化,创新 药上市到进入医保的时间显著缩短,并且大部分产品谈判成功后均可以价换量,快速实现商业化放量。22年中发布的简易续约规则显示谈判趋于 透明、温和,这一趋势在23年初的谈判结果中得到确认。另一方面,药监局在加快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流程的同时,提高了同质化、跟随 式创新药的上市门槛;真正具备创新性的产品未来的竞争格局将得到改善,产品的远期价值得以提升。

国际化:寻找差异化、高质量创新,“借船出海”最大化产品价值。FDA同样收紧了准入的要求,较为成熟的靶点和治疗领域需要通过头对头设计 的全球多中心临床(MRCT)来验证疗效。国产创新药的出海的主力也将转变为差异化、高质量的创新;而同质化、跟随式的创新将走向亚非拉地 区。在短暂受挫后,创新药out-licensing合作在22年重启,23年上半年也达成了多项总包10亿美元以上的合作协议,同靶点开发进度靠前、或者 具备差异化设计的产品受到MNC的青睐。同时,更多的早期管线达成了授权协议,更有效地将Biotech的早期研发能力与合作伙伴的海外临床能力 相结合,最大化产品价值。

国产创新药已具备全球第一梯队的能力,关注产品研发进展以及潜在的授权合作。随着多年的积累以及对于靶点的跟随时间点不断前移,在TROP2、 HER3等热门靶点的ADC药物研发中,国产创新药研发进度已经能进入全球前三的位置;在中国特色高发瘤种相关的靶点领域(例如CLDN18.2-ADC) 中,甚至研发顺位前七都是国产药物。在双抗、ADC等领域,国产创新药现出了更大的差异化和BIC的潜质,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百利天恒的 BL-B01D1、科伦博泰的SKB264以及恒瑞医药的ADC产品矩阵,均获得了优秀的临床数据。

支付端:医保谈判降价趋于温和,集采影响逐步出清

简易续约规则发布,医保谈判趋于透明、温和。支付端对于创新药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医保局数据,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 年的59.4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自2016年首轮谈判以来,创新药已经经历了7轮医保谈判,上市新药纳入 医保目录的等待时间从过去的平均近5年缩短至不到2年,绝大多数创新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实现了以价换量。2022年,医保局发布 了简易续约规则,明确规定了药品的续约条件以及价格降幅;22年底的新一轮医保谈判中的续约药品普遍以较温和的降幅完成续约。

国家医保局在各疾病领域的价格体系稳定可预期。结合医保谈判结果,可以看到,在肿瘤领域,多适应症或大适应症抗肿瘤药物的价 格体系在4~5万元,小适应症的价格体系在10万元,罕见突变在15万元;慢性病领域,糖尿病、高血脂等常见疾病在1万元,银屑病等 常见自身免疫疾病在2万元。竞争格局较好的赛道对应相对较高的医保谈判价格。

集采常态化,对主要上市公司影响逐步消除。随着仿制药集采的常态化推进,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内仿制药企业长期获得超额 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仿制药的低价模式趋近于成本加成模式,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仿制药带量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除个别情况外, 市场已经较为充分消化了对于化药大品种纳入集采的降价预期和业绩影响。

国内监管: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有望减少供给端的“内卷”

2021年7月,CDE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强调药物研发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以临 床价值为导向。近年来,CDE在实践中已经提高注册临床门槛、收紧跟随者时间窗,对于fast-follower相同策略的注册性临床的时间 窗口缩短至2-3年(FIC药物开启注册性临床到获批的时间)。可以预见的,me-too类创新药的上市难度将会加大,同靶点/赛道的竞 争格局将会得到改善,利好研发进度在第一梯队的创新药产品。

创新药获批上市以及商业化时间加快。对于具备显著临床价值的创新药,药监局开通多条通道以加快上市审批速度。并且,医保局每 年进行创新药谈判,新上市产品进入医保的速度明显加快。在临床应用方面,CSCO指南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基本与审批同步、与海外 同步,对未批准或未进医保的创新药,遵循临床获益仍给予高等级推荐。

正视海外临床/商业化能力短板,“借船出海”最大化产品价值

受限于资金以及海外团队的缺乏,国内Biotech和Pharmaco大多无法独立完成MRCT及海外的商业化销售,out-licensing成为众多公司 当下的最优解,在最大化产品价值的同时,平衡企业的收益与风险。另一方面,Biotech公司越来越多地把早期管线对外授权,更有 效地将自己的早期研发能力与合作伙伴的海外临床能力相结合。 差异化创新始终受到MNC青睐。除了全球进度靠前的潜在的FIC产品(CLDN18.2-ADC等)纷纷达成授权合作,在HER2等成熟靶点上,差 异化设计的ZN-A-1041、BB-1701等同样在开发的早期就与MNC达成合作。

医疗器械历史表现优于药品

观察美股过去几年医疗器械板块和医药板块的走势,以2014年初 为起点,道琼斯医疗器械指数涨幅约251%,而道琼斯医药指数涨 幅仅有94%。 类似地,在A股中,医疗器械子板块表现优于SW医药生物,又优于 化学制药子板块。 相比药品,医疗器械产品迭代较快,研发周期短,原创技术更迭 较慢,主要以改进型创新为主,更注重成熟技术的工程化、医学 化应用,专利悬崖现象也并不突出,因此医疗器械行业投资风险 远小于药品。

医药股最新消息

从交易层面看,医药板块受到此前反腐消息的影响,短期空方情绪得以集中出清,故困境反转预期下资金对利好消息快速反应。恒生医药ETF(159892)在连续12日获得资金加仓后,昨日盘中大涨3%,成交额突破5.6亿元,创历史新高!近期,恒生医药ETF成交额已两次创新高,基金份额也突破30亿大关,基民投资热情十足。

恒生医药ETF为何会受到机构和投资者的青睐?

从消息面来看,美东时间8月8日,坐拥明星减肥药产品的两大制药巨头均获利好消息。诺和诺德宣布针对肥胖或超重心血管疾病成年人的试验(“SELECT”III期试验)结果超预期;礼来披露二季度业绩,期间营收同比增长28%至83.1亿美元、净利润17.63亿美元,均超市场预期。受利好消息带动,两大制药巨头股价狂飙超10%后均创历史新高,推动减肥药概念股受中美市场高度关注。

机构认为,医药股反弹的延续性需进一步关注宏观环境以及市场成交额表现。加息见顶、宏观经济数据符合预期都给市场环境好转留足空间,医药生物板块下半年反弹机遇值得期待。

医药股还有行情吗?

医药板块逆势大涨

昨日,AI应用题材依旧低迷,CPO、算力方向领跌。联特科技、中富电路、光库科技跌超10%,铭普光磁、光库科技、光迅科技等大跌。房地产板块调整,京能置业触及跌停,财信发展、云南城投、中迪投资、京投发展等普遍下跌。文化传媒股走弱,中国科传、中原传媒、南方传媒跌逾8%,上海电影跌超7%,世纪天鸿、中文在线、中广天择等跌逾6%。

而前几日因行业整顿影响调整的医药板块昨日逆势大涨,CRO、医疗服务、新冠特效药、疫苗、创新药等分支全线上涨。其中,诺泰生物、圣诺实物、翰宇药业、康希诺等涨幅均超过10%,德展健康、塞力医疗、华森制药、昊帆生物、科源制药、四环生物、大理药业、港通医疗、合富中国等个股批量涨停。

事实上,昨日A股最吸引眼球当属三只新股上市,其中,N盟固利盘中一度暴涨近3700%创年内新股最大涨幅纪录,收盘涨1742.48%。

总体看,昨日A股涨少跌多,1185只上涨,3894只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49%,报3244.49点,深证成指跌0.53%,报11039.45点,创业板指跌0.01%,报2228.73点,科创50指数跌0.85%,报957.37点。市场成交额不足7400亿元。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3.32亿元,连续三日净卖出。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4.1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0.8亿元。

医药板块轻指数重个股

对于昨日A股指数的表现,源达投资顾问王玉倩从技术面上分析称:“主板全天呈现震荡格局,日线上重心再度下移走出四连阴格局,好在成交量继续呈现低迷格局,说明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而且MACD指标也有死叉迹象,关注后续指标的修复情况。创业板指虽结束连阴格局但并未有效突破5日均线,而且成交量也不足,短期注意13日均线的支撑情况。上证50也并未显著扭转震荡格局,好在下方存在多条均线的支撑。沪深300收录十字星形态,上有压力下有支撑下短期震荡节奏或将延续。”

操作策略上,王玉倩认为,周三指数情绪继续低迷,资金态度也不太理想,而且盘面继续呈现轮动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观望情绪升温,这点不利于当下弱平衡的打破。策略上,其建议还是做好仓位控制,切忌追涨杀跌,多一份耐心与理性。

方正证券分析称,量能急速萎缩的情况下,板块将继续快速轮转,存量博弈的个股持续,热点或将难以持续,操作难度较大,静待市场企稳。操作上,其建议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券商、TMT龙头股、新能源汽车、建筑建材、环保、交运及低位、低价、低估值的“三低”股,回避近期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相关文章

    227454